文化批判的根本立场

二、文化批判的根本立场

对文化批判概念的逻辑透视,对文化批判本质内涵的把握,以及上述关于文化理论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敞开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分析文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既然是对文化问题的批判性分析,那必然是从某一文化的立场出发对文化所作的批判性理解。或者说,文化批判不仅体现了其所批判的文化对象,还由此展现了其所坚持的文化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言,主要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立场对文化问题和文化现象所作的反思和评判。实际上,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抑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还是其他各种思想理论的文化批判,总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立场上对文化问题所作的反思和评判,并坚持自身的理论立场来提出解决文化问题的方式。“文化批判如何反映和改变社会生活,取决于文化批判的根本立场。换句话说,文化批判的力量是否以人的实践为现实基础、是否以社会发展实际为观察视域、是否以建设先进文化为发展目标、是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而定。事实上,并非任何立场的文化批判都能从这一现实基础、观察视域、发展目标和价值归宿出发来反映和改变社会生活,甚至会出现背离乃至妨碍的负面效应。”[20]此外,由不同的文化研究所展示的理论图景,实质上是不同的理论立场在争鸣和比较。在这一意义上看,对基于不同立场的文化理论及其批判立场进行分析并进而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根本立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在上述研究所展现的理论图景中,各种文化批判理论和观点,就其基本立场的不同性质而言,可以分为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激进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革命实践立场的文化批判。

(一)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

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是指从保守的理论和立场出发来理解和解决文化问题的批判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域中,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表达了反对现存世界及其精神文化状况的批判意识。这种文化批判对现存世界的宗教、道德、哲学发起了强烈的批判。然而这种批判仅仅是精神性的,实质上是局限在精神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也就是说,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其保守性就在于批判的理论和批判的方式并没有超出文化的范畴,实际上只是理论范畴之间的斗争,用一种理论范畴反对另一种理论范畴,用纯粹的、抽象的精神方式来反对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相反,却用批判的武器代替了武器的批判,也就是用“批判的武器”的方式来解决“武器的批判”才能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所批判的青年黑格尔派就是这种保守立场的典型,马克思指出青年黑格尔派“震撼世界”的哲学批判正是一种“最大的保守派”的批判立场,基于这种立场的哲学批判并不能真实地反对他们所批判的哲学,更无法真实地改变他们所批判的哲学得以产生的“德国现实”和“物质环境”。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作为“批判的武器”的意义上的文化批判,是局限于纯粹理论范畴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所谓保守,就是维持现状,反对变革,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否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而且维持现状却又脱离实际,反对革命却又故作姿态,实际上没有动摇旧社会的根基。根据这种分析来加以延伸和审视,在文化发展问题上的所谓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复古主义也是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一味地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甚至变动,并在一种扭曲的文化自觉中把固有的文化传统视为解决社会弊端的救时良方。

(二)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

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是指从改良的理论和立场出发来理解和解决文化问题的批判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域中,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也表达了反对现存世界及其精神文化状况的批判精神。这种文化批判对现存世界中人们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状况进行了多维度、多方面的深入剖析和批判,特别是对人们所遭受的文化矛盾以及异化的生存困境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揭露,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的理论和方案。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较之于保守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更有改变世界的旨趣和倾向,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了独特的发挥。然而,这种文化批判主要是文化性的,实质上是把文化批判作为改变世界的根本方式。也就是说,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并没有实际地反对现存世界的物质环境,没有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就是这种改良立场的典型,企图通过思想、意识、心理层面上的革命来批判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其批判的方式不是实践性地改变的革命,其所欲建立的新世界也不是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让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改良、改进,使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更适合现代人的生存需要。在这一意义上,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也是一种保守的批判方式,是“批判的武器”的意义上的文化批判。实质上,所谓改良,仍然是反对革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本意在于维护现存社会而不是实现共产主义。根据这种分析来加以延伸和审视,凡是主张对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进行改革进而抛弃马克思主义、否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理论都属于改良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

(三)激进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

激进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是指从激进的理论和立场出发来理解和解决文化问题的批判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域中,激进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其激进之处不在于对现存世界持有某种批判的态度,而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式进行激进的批判,并企图通过这种批判来对现存世界做出新的解释。然而,这种文化批判,其激进的方式也没有实际地反对现存世界的物质环境,没有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充其量只是置换出一种具有激进斗争场景的理论图示而已。以拉克劳和莫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激进立场的典型,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阶级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构和重构中描绘了一幅非阶级、微观化、对抗性的后现代政治图景,从而指出一条超越马克思主义革命范式的批判方式。这种文化批判,实质上只是激进地扭曲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并没有实践性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激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并企图通过这些矛盾的推动来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化得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生存需要。在这一意义上,激进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尽管很激进却仍很保守,是“批判的武器”的意义上的文化批判。实质上,这种激进,走向了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极端,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传统”并加以否定和抛弃。以此类推,文化发展问题上的全盘西化、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也是激进主义立场的文化批判,以全盘否定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并主张全盘西化。

(四)革命实践立场的文化批判

革命实践立场的文化批判是指从革命的理论和立场出发来理解和解决文化问题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就是基于革命立场的文化批判,坚持用实践的方式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化从而实现文化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取向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中的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的重要体现。“革命性的文化批判,首先是一种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文化批判,它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为坐标,以文化发展的必然性趋势的尺度对现存文化的一种评价;革命性的文化批判,是一种面向未来、以促进文化进步为旨趣的批判;革命性的文化批判,是一种否定,更是一种扬弃,是一种破为基础、立在其中的批判。”[21]

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文化领域上的深刻洞悉和强烈关切,在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不在于达成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树,更不在于固守文化传统理念的成规,而在于对处于一定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及其矛盾运动中的精神文化问题所进行的实践性的理解和批判性的思考。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批判是在批判的文化——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指导下对文化的批判,正是在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指导下,文化批判成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地“改变世界”的重要方式。“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理论,“是体现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反映进步的生产关系的革命的先进文化,它不仅能对既有的社会状况展开无情的批判与否定,能够透过维护其存在的种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发挥着导引人们变革社会现实的作用;同时也对新生事物或制度进行肯定与颂扬,发挥着维护新的社会现实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这样的先进的文化”。[22]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进路和根本立场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哲学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严格来说,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的文化哲学,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哲学意义上的文化批判,是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新世界观意义上的文化批判,是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进程又展现哲学革命意义的文化批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是这样在实践论、辩证法和价值论的高度统一中发起对旧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在否定性与肯定性、革命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辩证理解和实践取向中开辟人类走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历史通途。

对文化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对旧世界的文化的批判,不仅没有拉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品格,反而更加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更加展现马克思主义彻底的革命精神。严格来说,文化的批判与经济的批判、政治的批判一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判旧世界的完整格局和整体内容,文化批判恰恰就此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批判精神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同时,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种完整性和整体性的批判精神,在文化的批判中所坚持的辩证的理解、实践的取向、发展的追求,反过来促进和见证了真正的彻底的批判性的科学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的文化,是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批判社会现实状况的科学理论和文化精神,是指导革命实践改变旧社会和建设新社会的先进文化,是展现人类必将走向自由发展的未来前程的优秀文化。由此我们可以从文化的批判中看到批判的文化,又在批判的文化中进行文化的批判。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文化批判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在对文化的批判实践中所形成的批判的文化思想,又在这种批判的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推动文化的批判实践。文化批判所展现的是文化的批判与批判的文化的高度统一。至此,通过对文化批判概念的逻辑透视,把握文化批判的基本定位和现实意义,为系统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建立了关键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