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1]陈先达.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3]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4]刘放桐.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5]陈学明,张双利,马拥军,等.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7]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8]任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9]邹诗鹏.从启蒙到唯物史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0]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2]刘卓红,关锋.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3]张一兵,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4]胡潇.文化的意识与逻辑——基于唯物史观的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5]欧阳谦.文化的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6]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7]吴元梁.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上、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8]程广云.马克思的三大批判:法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形而上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9]韩庆祥,张艳涛.论“四个伟大”[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30]肖贵清.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1]欧阳哲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2]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4]方克立.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5]沈壮海.论文化自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36]吴新文.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7]邓卓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8]全面从严治党研究课题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9]魏小萍.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动态研究与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40]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41]刘波.新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普世价值”论批判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43]方光华,等.中国百年文化思潮[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44]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孟宪平.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6]郑样福.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47]阎孟伟,孟锐峰.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

[48]宋伟.批判与解构:从马克思到后现代的思想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9]高广旭.意义批判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0]张之沧,张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1]王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2]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3]陆扬,王曦,竺莉.文化马克思主义:英法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54]陆扬.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

[55]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8.

[5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5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8]陈来.现代儒家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9]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60]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61]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2]李晓元.文化世界的意义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63]刘敬东.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4]李厚羿.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65]孙岳兵.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列宁到毛泽东[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

[66]杨海波.列宁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7]和磊.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8]单世联.文化大转型:批判与解释——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69]崔凤梅,毛自鹏.左翼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70]王代月.原典中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1]薛焱.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2]王军.当代中国文化心态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73]施秀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74]卢少求.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5]万光侠.精神家园——关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

[76]洪明星.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逻辑研究:以国家、市场、社会关系为视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77]耿化敏,夏璐.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文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78]谭德宇,俞思念.中华文明复兴中的民族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9]赵德利.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0]李丽.文化困境及其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1]王世达,陶亚舒.中国当代文化理论的多维建构[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82]江畅.论当代中国价值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83]季广茂.反启蒙与现代西方思想进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84]余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85]陈影.恩斯特·布洛赫文化批判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86]崔平.文化模式批判[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87]武晓蓓.批判性思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8]谢少波.另类立场:文化批判与批判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0]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9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7.

[92]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3]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94]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M].梦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95]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96]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7]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8]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99]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00]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01]马丁·麦奎兰,等.后理论:文化批评的新方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102]雅克·阿塔利.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M].刘成富,陈玥,陈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103]莫伊舍·普殊同.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M].康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04]罗伯特·S.怀尔.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M].王志云,谢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5]安斯加·纽宁,维拉·纽宁.文化学研究导论[M].闵志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06]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9.

[107]David McLellan.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Macmillan Press LTD,1980.

[108]George G.Brenkert.Marx’s Ethics of Freedom[M].Routledge,1983.

[109]Barry Smart.Foucault,Marxism and Critique[M].Routledge,1983.

[110]Fredric Jameson.Postmodernism,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111]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2]Herbert 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M].Beacon Press,1991.

[113]Douglas Kellner.Critical Theory,Marxism,and Modernity[M].The Johns Hopkins Uniersity Press,1992.

[114]Jacques Gernet.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15]Claire Huot.China’s New Cultural Scene[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116]Michael Löwy.The Theory of Revolution in the Young Marx[M].Haymarket Books,2005.

[117]John Torrance.Karl Marx’s theory of idea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18]Elisabeth Roudinesco.Philosophy in Turbulent Time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119]Rockhill and Gomez-Muller.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Spirit of Critique[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

[120]David Harvey.The Enigma of capital and the crises of capitalis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121]David Harvey.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122]Paul Blackledge.Marxism and Ethics:Freedom,Desire,and Revolution[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2.

[123]Michelle Williams and Vishwas Satgar.Marxisms in the 21st Century:Crisis,Critique & Struggle[M].Wits University Press,2013.

[124]Gini Graham Scott Ph.d.A Critique of Critical Cultural Theory[M].Changemakers Publishing,2016.

[125]Terry Eagleton.Why Marx was Right[M].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

[126]Terry Eagleton.Culture[M].Yale University Press,2016.

[127]Christophe Dejours.The Return of Work in Critical Theory:Self,Society,Politic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