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判:文化矛盾的应对方式

二、文化批判:文化矛盾的应对方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由文化模式的型变、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内涵的混积、文化心理的冲突、文化方向的偏差所凸显的文化矛盾,强烈地影响和制约了人们的实践活动、生存方式和精神状况。文化矛盾在现实中会演变出两种态势:一是非对抗性的文化矛盾,一是对抗性的文化矛盾。

(一)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及其文化批判方式

所谓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实质上是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文化矛盾,是阶级对立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延伸,体现了阶级立场根本不同、理论立场根本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两者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一种文化取代、超越另一种文化。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意义上看,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实质上是文化危机,是既存的文化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文化桎梏,既存的文化模式与新近的文化模式之间形成了严重对立,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过程已经受到既存的文化模式的严重压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活动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在文化危机的形势下,势必激发人们采取文化批判来应对这种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在这一方面,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与中世纪封建阶级文化之间的对立,就是对抗性的文化矛盾。近代西方的哲学先驱、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提出和主张以人性、理性、自由的思想和理念,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专制思想,就是对抗性的文化矛盾。这种文化矛盾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所决定的。这种矛盾,成为具有革命色彩的文化批判登台的现实境遇。近代西方的哲学先驱、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把各自的理论建构作为“批判的武器”向封建阶级文化、中世纪思想发起文化批判,按照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的现实逻辑推动着文化模式的型变、文化内涵的扬弃,从文化上推动着整个传统社会的变革、生存方式的变迁。文化批判成为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家应对文化矛盾的基本手段。

然而,从唯物史观来看,资产阶级文化批判的胜利,对文化矛盾的克服,只是用现代的文化统治代替了传统的文化专制。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家的文化批判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文化矛盾反而制造了新的更深刻的文化矛盾——从现代社会的阶级对立中生产的文化矛盾,资产阶级在文化模式的型变中给无产阶级带来了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心理的冲突、文化方向的偏差,曾经反对封建阶级的“批判的武器”反而演变成在文化上对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从而造成了两大阶级在文化层面上的冲突。因此,现代资产阶级的文化模式与无产阶级的文化发展之间的对立,是对抗性的文化矛盾。这种矛盾成为基于革命立场的文化批判出场的现实境遇。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必须用革命性的文化批判来应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文化矛盾,使用“武器的批判”来克服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矛盾从而在根本上克服文化矛盾,其价值目标是用共产主义文化来取代资产阶级文化从而实现人的文化解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于克服对抗性文化矛盾的文化批判,实质上就是文化革命,是内在于社会革命之中的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进程,是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促成文化模式的型变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视域中,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就是对抗性的文化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体现。对此,只有与经济、政治层面上的革命相统一的文化批判才能彻底克服这种对抗性的文化矛盾,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历史前提。

(二)非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及其文化批判方式

所谓非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实质上是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文化矛盾,而不是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文化矛盾。应对这种矛盾不再是革命的方式,不再是一种文化取代和超越另一种文化。因为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要矛盾在文化层面上的体现,是处于这一社会的人们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文化矛盾。非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反映了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文化不适应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发展,是一定社会的文化发展不适应人的文化需要,即人们日益增长的更高文化需要与发展不充分的文化状况之间的矛盾。非对抗性的文化矛盾成为革命胜利后研究文化问题、开展文化建设的现实境遇。

从唯物史观来看,克服非对抗性文化矛盾的文化批判,实质上就是在非对抗性的社会中推动文化的改革和文化的发展,使文化成为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使整个社会的精神活动不断成为人们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文化条件和具体实现形式。具体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就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矛盾,就是非对抗性的文化矛盾。克服非对抗性文化矛盾的文化批判,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体制进行改革,对不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条件进行完善,对有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因素进行抵制。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建设精神文明,发展教育事业,改革文化体制,弘扬民族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以及加强党自身的思想建设,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应对方式。克服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矛盾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