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史撰志 共话中卫气象春秋

忆史撰志 共话中卫气象春秋

盛世修志,功盖千秋。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由中卫市气象局组织编写的《中卫气象志》,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出版问世,这是中卫市首部阐述气象事业发展过程的重要文献,既是气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意义深远。在此,谨致祝贺!

《中卫气象志》是一部旨在全面反映中卫地区自然状况和行业状况的史志,集史料性、科普性、实用性、权威性于一体,从中可以全面、系统、客观地了解、认识中卫市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本志的编纂,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卫市气象事业更好发展,必将促使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更加了解、重视和支持,必将使气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作用。总结历史经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气象局的关心支持下,中卫市气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建成了先进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建了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面向决策、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气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10月下旬至2017年2月上旬连续110多天未出现有效降水,2018年6月、2019年8月发生的强降雨天气等,全市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及时预警、精心服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彰显了气象部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当前,中卫市正处在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担当时代重任、实现先行目标,气象工作不可或缺、大有可为,要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服务保障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依托“云天中卫”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提供更好、更有力的气象保障和服务。

在《中卫气象志》即将出版问世之际,编委会邀序于我,不便固违,赘述数言,以表达对于地方志之识和对全体编写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所致敬意和亲切慰问。

李晓波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