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2000年以后,中卫气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决定成立中卫市气象局筹备领导小组,2005年7月,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成立中卫市气象局,辖中宁县、海原县气象局和兴仁气象站,2005年9月28日中卫市气象局正式挂牌,中卫气象事业从此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中卫市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中卫市防雷减灾管理局和中卫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两个地方机构,印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卫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卫市气象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中卫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28个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2年12月,宁夏气象局与中卫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中卫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在市政府召开合作联席会议。2017年11月,召开深化合作联系会议,并签订《共同推进中卫特色气象现代化合作框架协议》。中卫市气象局先后与中卫市农牧局、林业生态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干旱、山洪、草原火险动态监测预警、预报预测工作,实现灾情信息和监测数据实时共享。通过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立完善976人的市、县、村三级气象应急联络员队伍,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
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逐步完善。2005年4月,中卫711B1型天气雷达更换为713C波段雷达。2006年7月1日开始酸雨观测,2007年6月,建设ADTD雷电探测仪,实现雷电现象观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2013年9月1日,开始辐射数据的监测。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建设加快,实现压、温、湿、风、雨量、蒸发、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的自动遥测和自动处理,取代沿袭多年的人工观测。2018年底,全市建成中卫、中宁、海原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兴仁国家一般气象站,建成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77套,地面气象观测平均站网间距达8千米。
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得到提升。2005年,中卫市气象台建立了可视化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实现重大天气预报的远程会商。2008年,研发“中卫地级市预报综合业务系统”通过专家评审,并在全区地级市气象台站推广应用。充分应用MICAPS系统、区域自动站数据应用平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气分析与预报系统、宁夏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等开展天气分析和预报预测,提高暴雨、大风、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先后开展森林草原火险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生活指数预报和旅游景区天气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建站以来,先后编发《农业气象旬(月)报》《专题气象报告》《重要气象信息专报》《重要天气预警报告》等决策服务产品,为市、县党委及政府提供决策气象服务。通过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三农”气象服务专项示范县(区)等项目建设,在硒砂瓜、枸杞、马铃薯、设施蔬菜、富硒苹果等基地,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景观测系统和枸杞野外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先后开展硒砂瓜、枸杞等特色产业气象服务。针对农业种养大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12121”自动答询电话、手机气象预警短信平台、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和政府网站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气象服务,气象服务的覆盖面达到95%以上。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卫段)、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拉力赛(中卫赛段)、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巡回赛、第四届全国导游大赛决赛等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建成覆盖全市的火箭增雨防雹作业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发展。先后开展“硒砂瓜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技术研发”“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春玉米抗倒伏实用技术的推广”等科研项目35项,发表技术论文120篇。3次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开展学术交流,印发《宁夏气象》(增刊)2期。深入推进人才强局战略,通过接收大学毕业生,开展在职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的队伍。至2018年,全市气象部门有职工66人、退休职工24人。本科学历及以上有54人,占职工总数的82%;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工35人,副高以上职称职工4人。
气象科学管理不断改善。2006年,组建气象执法队伍,成立行政许可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统一纳入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开展气象行政许可审批。2007年至2018年,中卫市人大先后3次对全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气象灾害防御“两个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调研。2017年,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中卫市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由分管行业负责,气象部门负责对相关行业进行监管。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中卫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综合业务用房、中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海原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兴仁国家气象观测站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气象台站软、硬件设施和台站面貌得到改善。2014年,成立沙坡头区气象局并独立开展工作。
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2018年,中卫气象部门共成立4个党组,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5名。在气象现代化实践中培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先后荣获省部级先进集体称号12次、厅局级先进集体称号42次,省部级先进个人称号17人次,厅局级先进个人称号52人次,获得中国气象局“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奖”24个、宁夏气象局“百班无错情奖”210个。2005年以来,中卫市气象局连续5年获得宁夏气象局地市局目标任务考核“特别优秀达标单位”、3年获“优秀达标单位”,中卫市委、市政府连续8年授予中卫市气象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集体”荣誉,2015年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被中卫市纪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全市群众评议机关作风综合考评中连续5年位列前三名。中宁县、海原县气象局创建成为自治区文明单位。
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中卫气象人的艰苦创业和默默奉献,中卫气象事业得到高质量发展,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回顾历史,成绩可赞,展望未来,前景广阔。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市气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和服务,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贡献气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