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分类
2025年09月17日
一、干旱分类
根据干旱发生的原因,通常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
1.土壤干旱
由于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分的吸力大,植物的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致发生种种危害。
2.大气干旱
由于大气的蒸发力很强(太阳辐射强、温度高、湿度小、伴有一定的风力),使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很多,即便土壤并不干旱,但是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补偿蒸腾的支出,致使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恶化而造成危害。
3.生理干旱
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作物根系的生理活动遇到障碍,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危害。例如,早春由于暖平流而使气温迅速回升时,作物根层土壤温度比较低,植物根系的吸水能力很弱,而地上部分的蒸腾较强,使植株体内因水分亏缺而受害。此外,在土壤温度过高、土壤通气不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以及土壤中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含量过大等情况下,都会降低根系吸水能力,进而因发生缺水而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