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时间变化

二、降水量时间变化

1.降水量旬、月变化

中卫市各县(区)旬降水量呈现出较明显的单峰型特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过程明显增多,降水量显著增大,旬最大值出现在8月中旬。北部沙坡头区和中宁县旬平均降水量均在15毫米以上,兴仁镇在20.3毫米以上,海原县达32.3毫米以上,是全年降水的最多旬。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时段是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旬降水量均小于2.0毫米,较多的时段是6月中旬至9月下旬,旬平均降水量一般超过10毫米,此时段也是中卫市防汛的关键时期。

图3-2 中卫市旬降水量年变化

中卫市月降水量变化较大,据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兴仁镇、海原县四站1959年至2018年资料统计分析。从变化趋势看,一年中从1月开始逐步增加,8月达到最大后又渐次减小,12月减小到全年最小值。4月至10月降水占全年总量的94%,5月至9月为多雨期,占全年的82%,7月至9月为主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59%,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24%。

图3-3 中卫市各县(区)月降水量年变化

2.降水量四季变化

中卫市季节降水分配十分不均,根据季节降水百分率统计,全年有56.9%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秋季降水量占23.5%,春季降水量占17.6%,冬季降水量只有不到2.0%,冬季降水有增加趋势,其他三季均为减少,春季降水量减少不明显,夏季降水量减少较明显。

图3-4 中卫市各县(区)四季降水量分布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地面常为蒙古高压控制,高空盛行西北风,雨雪稀少,气候干燥。中卫地区降水量为3.0毫米—9.3毫米,降雪稀少,此时全月无降水的现象也常常出现。从各县(区)四季降水分布图可看出,冬季降水甚少。

冬季平均降水量为5.0毫米,增加率为0.69毫米/10年,最多出现在1989年,为18.8毫米;最少出现在1960年和1999年,为0.3毫米。

1959年—2018年,冬季降水呈现缓慢增加趋势,未出现显著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逐年代增加,2010年至2018年降水量达到最大值。

图3-5 中卫市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

春季(3月至5月):蒙古高压势力逐渐减弱,暖湿气流开始活跃北上,受冷暖空气的共同作用,降水过程逐渐增多,降水量增加,雨量不均,各地平均降水量31.7毫米—70.4毫米,在这个季节里,山区特色农业硒砂瓜、春小麦、马铃薯、糜谷等处于播种出苗期,春季降水量多少对全年的收成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卫市春季平均降水量为45.0毫米,减少率为0.351毫米/10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67年,为124.5毫米,最小值出现在2000年,为6.7毫米。

20世纪70年代有减少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缓慢增加,降水明显偏多,2000年—2009年降水量显著减少且为历史最小值,这10年中只有2002年和2003年的降水量高于平均值,2010年—2018年降水明显偏多,为历史最多。60年来,年降水量呈现弱的“W”形波动趋势。

图3-6 中卫市春季降水量年际变化

夏季(6月至8月):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西进,降水过程明显增多且降水量是全年最多的一季,全市各地降水量107.5毫米—210.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6月至7月山区硒砂瓜伸蔓膨大,春小麦抽穗黄熟,糜谷等作物拔节孕穗,因此是作物生长旺盛期。

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44.3毫米,减少率为1.698毫米/10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64年,为267.9毫米,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57.8毫米。

夏季的年代际变化同年降水量的变化相似,呈现“W”形波动的趋势,但其变化较大。20世纪80年代为最低值,20世纪90年代为最大值,21世纪初的10年又减少,2000年至2018年处于增加态势。

图3-7 中卫市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

秋季(9月至11月):蒙古高压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东退,阵性降水过程减少,雨量仅次于夏季,全市各地降水量42.1毫米—92.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2.6%至24.4%,秋季降水多,对来年夏作物的播种出苗有利。

秋季平均降水量为54.4毫米,减少率为0.538毫米/10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71年,为103.5毫米,最小值出现在1986年,为20.2毫米。

秋季年代际变化呈现“V”形波动的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多雨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处于减少阶段且在90年代出现最低值,八九十年代为少雨期,21世纪呈现增多趋势,2010年至2018年处于多雨时段且为历史最大值。

图3-8 中卫市秋季降水量年际变化

表3-1 中卫市各县(区)四季降水量及占年降水量比率 单位:%

据中卫市四季降水量变化的比较,中卫市各地年降水量均为递减,以兴仁镇递减率为最大。春季降水量也是递减的,以兴仁镇递减率为最大;夏季降水量除海原县为递增,其余各地均为递减,以中宁县递减率为最大;秋季降水量除沙坡头区为递增,其余各地均为递减,以兴仁镇递减率最大;冬季降水量均为递增,海原县递增趋势明显。

图3-9 中卫市各地降水变化速率

3.降水量年代际变化

中卫市常常出现多雨时段和少雨时段,对沙坡头区、中宁、兴仁、海原四站1959年—2018年10年滑动平均距平演变进行计算,从变化趋势看,20世纪60年代和2010年—2018年的降水距平百分率为8%和5%,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距平百分率为-12%和-10%。

表3-2 中卫市各县(区)年代际降水量和百分率 单位:毫米,%

图3-10 中卫市各县(区)降水量年代际变化

4.降水量年际变化

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率2.46毫米/10年,兴仁减少最大,为7.21毫米/10年,沙坡头区减少最小,为0.41毫米/10年,与宁夏引黄灌区的增加趋势相反。其中1959年—1985年为降水多时段,1986年开始降水量明显减少,1986年—2018年为降水偏少时段,但呈现少中有多的年份波动变化。中卫市四站年平均降水的变化较一致,呈现干、湿阶段交替变化,1964年年降水量最多,为435.8毫米;1982年年降水量最少,为124.4毫米,相差311.4毫米。

图3-11 中卫市降水量年际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降水量呈现偏多的特征,但个别年份降水量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降水量呈现偏少的特征,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卫市的降水量最少,处于干旱期,但1983年和1985年降水较多;20世纪90年代,中卫市降水量逐渐增多,并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21世纪前10年,中卫市降水量又呈现偏少现象,2010年开始,中卫市降水量又开始逐渐增多。从年代际降水量的变化来看,总体呈现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特点,即“W”形波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