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发展概况

一、通信网络发展概况

国家(北京)气象中心是全国气象通信中心,负责全国气象信息的收集和国际交换;兰州区域气象通信枢纽负责兰州区域气象广播,收集和传递西北地区气象信息;宁夏气象台是宁夏气象通信枢纽,负责宁夏气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1965年以前,宁夏发报站有8个,中宁站为其中之一,参加国内交换,各站所拍发的各类气象报告经邮电公众电路传递到宁夏气象台,中宁站的电报由宁夏气象台上传兰州区域中心,在西北区域内交换,并传递到国家气象中心,参加国内交换。在气象站到当地邮电部门之间均架设有线电路作为专用电路,采用话传方式。

1979年3月,开通银川至银南地区(吴忠)的气象专用电传电路。1982年对中宁站气象报告的传输方式和路由作出改变,即由银南地区(吴忠)的气象电报直接从气象专用电传电路传到银川气象台报房,其他各站的气象报告经县邮电局公众电路传到银川市电信局报房,经同城电传电路传到宁夏气象台。

军航、民航部门需要的气象航危报,始终是各发报站经邮电公众电路发到各用户单位。

1981年—1983年,中卫县、中宁县和海原县气象站陆续配备传真接收设备,中卫站和中宁站配备7512型,海原站配备339型。各气象站利用这些设备,每日定时选收东京、北京和兰州气象传真广播台播发的各类气象传真图表资料,这是县级气象站搜集天气预报资料技术上的一大更新,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2年,宁夏气象局进行全区气象超短波辅助通信网建设,1983年海原站建成VHF辅助通信网属台,担负转接任务。1986年建成中卫站、中宁站短波通信网,主要使用国产JDD308和JDD306型超短波电话移频双工机,后采用日本产ID-125型25瓦移频单工机。

2002年,中宁县、中卫县、海原县气象局和兴仁站陆续建成自动气象站并配备计算机,采用9.6kbps的X.25专线方式传输气象信息。2004年10月宁夏气象局开通覆盖全区的2MbpsSDH专线,各台站观测数据通过宽带电路上传。2005年,对中宁县气象局的局(站)分离站点进行升级改造,使用64kbpsDDN电路,实现中宁气象观测站与中宁县气象局的网络互通。2008年,中卫市气象局和各县站利用MPLS-VPN线路进行宽带升级,市局至宁夏气象局的带宽达到10Mbps,中宁县、海原县气象局,兴仁气象站的带宽达到4Mbps。2011年,为提高广域网与宁夏气象局的传输可靠性,中卫市气象局、中宁县气象局、海原县气象局新增与宁夏气象局通信的备份电路,备份电路采用中国移动MPLS-VPN电路,电路带宽为2Mbps。2013年,在市局建成以2台三层交换机为核心的千兆局域网,实现市级业务达到千兆的网络传输能力;在中宁县、海原县气象局建成三层千兆网络,在兴仁气象站、中宁气象观测场建成三层百兆网络。通过在交换机中划分综合业务网、视频会商、实景监控等网段,实现不同业务在网络中的分类和隔离。2014年,在中宁观测场补充建设2Mbps的移动备份电路。2016年,全市气象广域网再次升级,采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两家运营商的专线电路,市局至宁夏气象局的电路带宽扩充至200Mbps,中宁县、海原县气象局的电路带宽扩容至100Mbps,兴仁站电路带宽扩容至20Mbps,进一步提升气象广域网的通信传输能力。2018年,中卫市气象局与各县气象局的中国电信专线电路进行升级,使用STN电路替换原有的MPLSVPN电路,电路带宽不变,气象广域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