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雪)

第三节 人工增雨(雪)

人工增雨(雪)的基本思路是向有些发展降水尚缺某些条件或降水效率不高的云中播撒催化剂,改变构成云体云质粒相态或谱分布,促使云体朝着不稳定方向发展,进而由微物理过程变化引起宏观动力变化,最终出现降水或使降水增多。当云中有足够大的水滴或冰质粒,就有可能发生云水转化,具备降水的条件。但能否降水,就要看有无充分的水汽供应,这就牵涉到云中气流、云体厚度和生命期等宏观条件。也就是说,能否降水与云中微物理条件及过程有关,能否产生大量降水,则与云的宏观条件有关,所以降水问题是一个宏微观物理过程相结合的问题。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数量根据各个年份出现一般性降水天气和对流性降水天气多少、强弱来定。进入21世纪,随着山区硒砂瓜、枸杞等特色农业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重心调整到增雨与防雹上来。2010年全市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564枚,2011年478枚,2012年705枚,2013年531枚,2014年1316枚,2015年1257枚,2016年629枚,2017年694枚,2018年378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