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云与湿度

二、云与湿度

1.年总云量

年平均总云量呈现出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点。海原县气候湿润,年总云量为5.4成,为全市云量的高值中心,中宁县年总云量只有4.6成,是全市明显低值区域。

表3-31 各县(区)月总云量 单位:成

2.年晴天、阴天日数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云量观测以气象站所能观测到天空视野为十成,云所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为云量。日平均总云量取各次观测云量的平均值,以总云量0至2成,3成至7成,8成至10成三级进行统计,了解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晴天、阴天的日数。

图3-44 中卫市年晴阴天数(天)

中卫市各县(区)年平均晴天日数81天—103天,有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特点。中宁县晴天日数最多,海原县最少,只有81天。

全市年平均阴天日数大于晴天日数,为72天—144天,与晴天日数的分布规律相反,自南向北逐渐减少。最多出现在兴仁镇,为144天,最少出现在中宁县,年均仅72天。

3.年平均水汽压

通常气象上用水汽压和相对湿度来作为衡量空气湿度大小的指标。

中卫市水汽压值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南部山区水汽压值低于灌区水汽压值,全市年平均水汽压6.2百帕—7.9百帕。四季中夏季水汽压最大,表明湿度最大,冬季水汽压最小,说明空气干燥。由于秋季的阴雨天气较多,秋季的湿度高于春季。

表3-32 各县(区)四季水汽压 单位:百帕

冬季,中卫市平均水汽压降至最小值,为1.7百帕—2.1百帕,兴仁是湿度最小。

春季,气温迅速升高,蒸发加大,湿度也显著增大。全市水汽压为4.6百帕—6.0百帕,分布特征与冬季一致。

夏季,全市气温最高,降水多,水汽充足,平均水汽压达到全年最大值,为11.9百帕—15.6百帕,分布特点是北大南小。

秋季,气温迅速降低,降水也明显减少,湿度也开始降低,全市水汽压为6.3百帕—7.8百帕。最小值在兴仁镇,最大值在中宁县。

全市水汽压和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月至7月水汽压逐月增加,7月达到最大值;7月至8月雨、热同期,水汽压维持高值,之后逐月递减,1月降至最小。一年中水汽压上升的速度较下降的速度慢。冬季由于温度低,降水明显减少,空气湿度较小,冬季水汽压维持低值,各地均小于2.5百帕。

表3-33 各县(区)月平均水汽压 单位:百帕

图3-45 中卫市水汽压年变化

4.相对湿度

是指大气中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以此来直接表示空气的干燥或潮湿程度。当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相对湿度为100%。

表3-34 各县(区)月相对湿度 单位:%

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受温度和空气中含水量的共同影响。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56%,各地相差不大。相对湿度与当地降水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中卫市各县(区)四季相对湿度差异明显,春季相对湿度为42%—45%,且是一年中最低,进入夏季,中宁县和沙坡头区气温高,植物蒸腾强烈,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相对湿度明显大于山区,中宁县和沙坡头区相对湿度为58%—62%,海原县和兴仁镇为47%—54%;秋季气温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多,相对湿度为58%—63%,是一年中最大值;冬季虽降水量少,但气温也是最低的,没有植物的生长,相对湿度较春季偏高,为47%—51%。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一样,一年中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9月份相对湿度全年最大,4月份相对湿度最小。

图3-46 中卫市相对湿度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