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建设与技术保障
1.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
1996年建成卫星气象单向数据接收站(PCVSAT接收站),使用亚洲二号通信卫星的KU波段进行通信,以PC机为核心的智能通信终端技术,将VSAT卫星数据接收机、高速数据接口卡和解复用器高度集成为一块PC机的标准总线接口卡,利用1.2米小口径卫星天线进行卫星信号的接收,接收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共同组成高速卫星广播数据接收站。中卫县、中宁县气象局已安装该设备。
2011年建成卫星数据广播系统CMACast(称DVB-S2系统),业务化运行后逐步取代PCVSAT系统,大幅度增加气象资料广播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数据分发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系统采用了1.8米口径的卫星天线,通过亚洲四号通信卫星C波段进行数据传输,2018年转而使用亚洲九号卫星进行通信传输,全市各气象局(站)均能及时接受中国气象局通过卫星广播下发的各类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FY2号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利用站于2005年开始建设,项目包含一部Receive-FY2型接收机和一套卫星天线,可用于接收风云2E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2012年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卫星天线和数据处理软件,改为接收风云2G号风云卫星资料。
2.技术保障
1958年至1972年10月,各县站没有专门技术装备管理机构,技术装备的计划、供应由后勤部门负责办理,管理工作由业务管理部门兼管,维修由台站机务负责开展。
1972年10月,宁夏气象局成立器材供应鉴定站,负责全区各县站技术装备和部分技术保障工作。1990年9月,宁夏气象局成立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处,负责全区各气象站设备仪器巡检和供应。2005年中卫市气象局成立,下设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负责辖区气象站大型设备的安装维护,各台站设立仪器保管员,负责本站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2008年起,采用自治区、市、县三级保障维护机制,一般故障以及区域站故障由县局自行维修保障,县局24小时内无法处理或疑难重大故障由市保障中心维修处理,市保障中心无法处理的则由宁夏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维修。
2015年由宁夏气象局牵头建立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系统,用于记录备件采购、维修、使用、调拨、报废等情况。
2017年8月,由中国气象局开发的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集成平台MOPS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该平台实现对全区主要观测设备传输监控、设备运行监控、实时数据显示、统计分析、站网管理、MDOS数据质量反馈、ASOM系统信息查询与信息填报等集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