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胞病理

第一章 细胞病理

引言: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由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组成。人体细胞形态多样,平均直径在5~200微米。人体细胞最初由1个成熟受精卵细胞开始,继而以2倍数分裂,直至数百万亿的细胞,发育成人的健康机体。人体除生殖细胞与血液中某些不含细胞核的细胞外,其他细胞都含有23对染色体。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核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组成,是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具有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内环境,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号转导。细胞不断衰老死亡同时又不断更新生成。魏尔啸指出:细胞真正是最根本的形态学成分。《中西结合病理学》尝试汇通中国医药学病机与西方医学病理,而这种汇通应当从细胞病理开始。非致死性负荷的细胞适应导致细胞核增大及功能升高,非活性浓缩的染色质转化为活性的常染色质,细片状的核浓染,核仁增多增大。较长时间的高功能负荷和/或非致死性组织损伤时细胞核增大,染色体数将按整倍数增多,细胞功能活性增加。中国医药学认为此时病机是细胞核邪实,《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谓邪气盛则实。虽然都属邪实,但是细胞核邪实与细胞质邪实与细胞膜邪实病机是有区别的,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亦应有所不同。正如鲁道夫·魏尔啸1858年8月出版的《细胞病理学》所说:按照我的看法,现在必须把生命的学说建立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而病理学这一门科学目前也应当从这些事实中创立起来。过分的尊重是一种真正的错误,因为它会助长混乱。精心推敲过的表达方式,立刻能为人人所接受;否则,穷年累月的努力至多也只能为少数人所理解。我已经常常受到谴责,说我企图在现代科学中恢复古老的见解。事实上我发现,不仅是古代和中古时代的医生们的意识没有在所有的场合下都被传统的偏见所束缚。尽管学者们的评论经宣告这些真理已被推翻。学者们的评论并非都是正确的。我的经验使我认为,动脉性充血这个术语比充血这个术语更为可取;我也不得不承认,炎症是显示病理过程的一种明确的形式,虽然我对于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立实体的主张还不能赞同;尽管许多研究者发表绝对相反的意见,我还要坚决主张结核是一种粟粒状的颗粒,上皮瘤是一种异种成形的恶性新生物。尊重历史人物或许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正是那些将偶然碰到的任何小东西当作发现来吹嘘的人们,以惊人的轻率态度来批判他的前辈。我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我也尊重别人的权利,这就是我在生活上、政治上及科学上的行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