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伊曼1972 年在世界心理学大会上提出的理论。诺伊曼认为,舆论形成的原因不是“公众理性的探讨”,而是在意见气候的影响下群众迫于压力而做出的选择。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在公共领域对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时,人们会形成有关“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者处于劣势的时候,就会为了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
“沉默的螺旋”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会尽力避免陷入孤立状态;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传播过程,“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