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诸“V”存在的问题

(二)微博诸“V”存在的问题

1.涨粉迅速,极易垄断话语权

微博传播中易出现“马太效应”:基于用户的搜索习惯,大V 们会被推荐到相应用户的客户端界面中。广大用户在潜水围观时,一旦发现大V 与自己观点一致,认同感会引发点赞、转发或关注等行为。由此,粉丝基数大的微博ID 涨粉速度飞快,微博话语的集权化和等级化趋势加剧,大V 们发布的博文,常常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热点。

2.发布不良信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在重大事件发生后,部分微博金V、大V、中V 未能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一些意见领袖出于某些原因,擅自发布哗众取宠的内容;还有一些意见领袖由于自身知识与批判能力不足而误转不良和虚假消息,成为蜚言的推波助澜者。2018 年5 月24 日,某自媒体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斥责其母杨美芹“诈捐”“苛虐”被“@作家陈岚”“@果壳网”等大“V”转发,众多网友被激怒。后经查证,该条新闻为假新闻,但事件对一贫苦农村家庭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已难以逆转。

3.言论极端化,失准、失度、失态

在微博诸“V”中,不乏少数言论极端的意见领袖。根据政治立场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攻击政府型,使用各种言语谩骂政府、歪曲历史;另一种是无原则迎合型,站在所谓的“爱国立场”上,对一些“正能量”的报道逢迎失度。[4]两类意见领袖虽态度完全相反,但都会对舆论产生错误引导。同时,这两类意见领袖的粉丝也形成两大对立阵营,有时甚至在网络上互相攻击、谩骂,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破坏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