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五、结语

“反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驳与补充。在新媒体时代,“反沉默的螺旋”有了更大的讨论余地。显然,新媒体这块土壤更加容易诞生“反沉默的螺旋”事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反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时代的大放光彩,并不意味着“沉默的螺旋”完全失效。更多时候,“沉默的螺旋”和“反沉默的螺旋”相伴相生、共同存在,并且随时可能转换。

关于“反沉默的螺旋”的研究方兴未艾,《创造101》王菊事件也不过是能反映该理论的一个小小的例子。“反沉默的螺旋”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200~201 页。

[2]崔旭:《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研究》,《新媒体研究》2018 年第4 期,第17~18 页。

[3]毛真真、艾则孜:《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探析——以“僵尸肉事件”为例》,《视听》2017 年第4 期,第91~92 页。

[4]田艺霏:《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的螺旋”》,《青年记者》2014 年第23 期,第23~24 页。

[5]刘汉森:《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中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年,第35~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