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叙事框架与公众情绪动员的作用机制探析——基于对澎湃新闻“重庆公交坠江”报道中网民评论的实证研究
华 进 高 玉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内容摘要:文章以澎湃新闻“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四则报道的4833条网友评论为样本,总结并归类网民情绪,以此为基础对新闻叙事框架与公众情绪动员的作用机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叙事框架通过呈现叙事母题、召唤人物原型、建构叙事情境和运用叙事修辞分别作用于情绪动员过程中的事件唤醒、身份剥离、场景还原和话题聚合等逻辑,遵循情绪触发、感染、认同和内化的过程,最终完成对公众的情绪动员。
关键词:叙事框架 情绪动员 澎湃新闻
2018 年10 月28 日10 时,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一辆大巴车与一辆轿车相撞,大巴车冲破桥面护栏坠入江中。经查,事故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导致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后坠入江中。这一事件持续发酵,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大量网友评论转发,同情、悲伤、猜疑、愤怒等情绪迅速在线上线下蔓延。在这种情形下,公众情绪的发酵与动员是否与新闻叙事框架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澎湃新闻对“重庆公交坠江”的报道为依托,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网友评论展开分析和探究,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地对新闻叙事框架与公众情绪动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