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群体的主要特点

(一)粉丝群体的主要特点

1.“90 后”“女性”“高学历”“学生”成为粉丝标签

男女比例失衡、“阴盛阳衰”的现象在粉丝圈屡见不鲜。微博是粉丝文化的主要承载体,是国内娱乐明星粉丝的主要驻扎地,其中女性粉丝是追星的中坚力量,数量处于持续增长中;年轻化是粉丝群体的显著标签,“90后”撑起了粉丝圈的半壁江山;高学历学生族是追星的主力军,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76.8%。[14]

2.粉丝是Web2.0 时代“偶像养成”的助推剂

在传统单向传播的体系中,明星的制造路径遵循“演绎产品—大众媒体关注—话题营销”的三部曲。[15]而在Web2.0 时代,技术赋予粉丝内容生产的权利,他们不再是通过浏览器或大众媒介获取信息的“被动消费者”,而是通过技术赋权形成“兴趣引导—话题营销—情感渗透—大众媒体关注”的行动路径。[16]在此路径下,作为“主动生产者”的粉丝将“偶像”与“产品”捆绑,在公共领域中进行广泛传播,倒逼大众与媒体关注,大大缩短偶像形成的周期。

3.网络粉丝社群组织化程度加深

低门槛、易操作及平民化的新媒体平台缩短了粉丝个体间的距离,原本松散的个体纷纷抱团,以互联网为集结地迅速组成阵容强大的“粉丝后援会”。鹿晗粉丝社群“甜美系芦苇联盟”是网络粉丝社群的典型代表,社群采用进入、教化、输出三重机制,[17]对粉丝个体进行筛选、激励和驯化,以维系粉丝社区的运营。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日趋明显的网络粉丝社群内部层级分明、结构完善、各司其职,共同“生产”偶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