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爱是什么……
都说急诊是一个可以看到人生百态的地方,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正是我3年前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一个病例,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故事发生在201 6年春节后,女主角是我在EICU独立接诊的第一位患者。她是一位56岁的中年女性,发热、咳嗽咳痰1周,2月25日到我院急诊就诊,当日胸部CT片可见双肺渗出,诊断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然而,患者持续发热,咳嗽不断加重,并出现了明显气促。在EICU见到她时,她坐在轮椅上由丈夫和儿子一同推入,已是气喘吁吁、神情疲惫。入院后检查提示1型呼衰,胸部CT片见双肺弥漫性渗出较前加重。病情危重,亟需治疗!
进入EICU,就意味着离开了家人的陪伴,患者需一个人在监护室里接受诊治,家人只有每天固定的1小时可以在窗外探望。在监护室大门关上之前,她的丈夫和儿子坚定地嘱托我们:“医生,请一定要尽力救治她,我们绝对不会放弃!”
她的血氧不断下降,无创面罩已不能维持,在征得患者丈夫和儿子的同意后,我们立即给她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广谱抗生素联合抗病毒药物……然而,病情仍急转直下,低氧血症难以纠正,双肺渗出再次进展,至3月5日复查时已呈现典型的“大白肺”。再次谈话、交代病情,征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又为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继续给予我们能够提供的最佳的医学支持。
然而,患者的治疗过程始终一波三折、困难重重,甚至在很多时候让主治医生感到绝望。在随后的2个月里,患者经历了严重真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脑炎、继发性癫痫发作……不仅疾病本身复杂,在用药、用血方面,也是荆棘丛生,先是经历了丙种球蛋白全上海断药,后又血库缺血……
但就是这么一位多次让医生感到束手无策、几近绝望的患者,居然在入住EICU后的第3个月,实现了呼吸机脱机,最终健康出院,至今仍在我院风湿科门诊规律随访。
对我来说,这个患者的经历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之所以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患者疾病的复杂和救治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她的诊治经历让我开始相信,除了医与药,爱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每每想起这个故事,许多片段总会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忘不了,患者初进监护室时,丈夫和儿子眼里依依不舍的泪光。我也记着,患者的丈夫和儿子风雨无阻、每天在探望时间准时出现在监护室探视走廊的窗旁,深情地陪伴着她。我还记得,在治疗药物丙种球蛋白发生全上海断货时,患者的丈夫硬是开着车跑遍了江浙一带的大药店,最终带回来了救命药。我更记得,EICU的主任们多次举行多学科大讨论,在积极调整治疗方案的同时也难免对复杂凶险的病情无奈叹气。患者的丈夫最令人钦佩!每每医生进行谈话、交代病情时,他总是积极询问、理解配合;每当病情反复,被询问是否放弃有创抢救时,他也永远都是相同且坚定的答案:“不!绝不放弃!”即便其他家属有些动摇想要放弃时,他也始终坚定而决绝。
因为深爱,所以坚决不愿放弃。也许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爱,给了患者力量,让她最终挺过了险象丛生的恶疾,顽强地冲破重重难关,最终健康幸福地与丈夫孩子相聚相守。
我曾经跟我先生分享过这个病例,他听完这个故事只回复了一句话——有爱,就有奇迹。是的,在我们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也别忘了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更多一份关爱,也许我们都能够创造奇迹。
(李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