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伦理分析 医疗公平公正原则的践行者
2025年08月10日
临床伦理分析 医疗公平公正原则的践行者
医学伦理学的四原则,分别是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及公正原则。当我们在讨论医生是否可以给自己的亲友、师长看病时,就涉及其中的公正原则。
医疗上的公正原则,是在基本医疗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平等地享受和使用,并且对卫生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也具有参与决定的权利。医疗过程中的公正,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公平、正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要求医务人员尽力实现患者基本医疗和护理的平等;态度上公平对待每位患者,不应分性别、年龄、肤色、种族、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或地位高低,特别是老年患者、精神病患者、残疾患者、年幼患者等;若出现医患纠纷以及医护差错事故中也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健康是基本人权”。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从宏观的卫生资源分配来看,我国政府正在不断地完善医疗保障体制,增加对社会下层民众的医疗保障投入,这是对公正原则的不断追求。从微观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来说,医务人员也应当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始终保持公正性。当医生因为患者是亲友时,常常不自觉地、不同程度地区分了患者的社会角色,予以更复杂的医患关系,给予特殊的诊疗照顾等,这些都会给其他患者带来医疗的不公正性。同时,医生过度的关注与帮助,也可能对亲友患者本身造成不公正性。例如,超适应证使用药物、知情同意不充分甚至缺失、不遵守规范诊治流程、缺乏医患之间共同决策等,均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治疗效果与结局。这也是西方国家医学伦理始终不建议医生给自己亲友看病的原因之一,值得我们进行思考与改进。
因此,公正原则是我们医疗活动中需要坚守的重要原则,对于个人是医德品质的重要体现,对于社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证。
(戴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