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点评 “小”医生成长记

医学人文点评 “小”医生成长记

每个优秀的医生都是从年轻的“小”医生成长起来的。没有哪个医生一进入临床就是一个有经验、能准确把握疾病的医生。每一个年轻医生都曾经被人质疑,质疑我们的年轻,质疑我们的能力。这时候,年轻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是排斥、抵触?还是坦然面对?作为一名刚刚进入临床的年轻医生,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应对患者的质疑,这是我们每一个年轻医生首先要学习的。

医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我们不得不承认,高学历的我们刚进入临床时,确实没有经验。这时候,我们应该虚心、诚恳,实践中遇到的点点滴滴疑问,都应该刨根究底,向周围的人请教。不仅仅向我们的上级请教,护士,学弟、学妹,甚至患者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尤其是患者,所谓久病成医,患者自身的感受和经历往往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他们的经验可能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所有“第一次”的经历都是难忘的,医学也是。做医学生的时候,我们跟着老师诊治患者,一切都由老师担负责任,这时候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当我们自己独立行医时,瞬间就会感觉责任重大。你的一句话、一个神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患者都会记在心里;你的一个判断、一个决定、一个医嘱,都关乎患者的生命。所以,第一次独立收患者,第一次值班,第一次处理危重患者,第一次在患者身上做操作,第一次抢救患者……每一个第一次都是难忘的,但每一个第一次都会让你成长。所以,做“小”医生时,要争取第一次,要珍惜每一个第一次,虽然第一次都会有些笨拙,但它会让你慢慢成长。

初进临床的“小”医生内心都会紧张焦虑,尤其遇到一些状况时,更会有些不知所措。就像故事中的张医生,虽然内心有些慌乱,但穿上白大褂,担负了“医生”的责任,就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来自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正是因为患者给了我们不断实践的机会,我们才能在医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在当下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中,做,可能错,引起医患矛盾;不做,没有进步。我们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这时候,我们的态度很重要,要让患者觉得,我们是认真、负责的。遇到问题,要和患者耐心地解释,和患者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我想,大部分患者还是能理解我们的。要让患者觉得,医生和患者是盟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

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时常会感谢领导、感谢师长,但我觉得,作为医生,我们首先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患者,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患者给了我们实践的机会。珍惜“小”医生时候的各种机会,“不卑不亢”,既不要因为受到质疑而觉得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学历高而自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断问,不断学,让自己不断成长。

(方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