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知识:传播学视野下的知识研究》简介
《媒介知识:传播学视野下的知识研究》这本书是由.崔迪著创作的,《媒介知识:传播学视野下的知识研究》共有71章节
1
丛书序
米博华 2018年金秋,“‘望道’新闻传播学术原创丛书”如期出版。这套丛书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学界同道与业界同行送上的一份礼物。 这里,对丛书背景做个简单介绍。...
2
目录
目 录 丛书序 绪论 第一章 媒介研究的“知识”问题 一、知识:一个操作性定义 二、当代社会的“知识焦虑” 三、媒介研究的知识问题 第二章 新闻生产视角下的知识...
3
绪论
“因特网就是浩如烟海的知识”——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的名言。说这句话的是我外公。20世纪末,还在读小学的我常常和外公在餐桌上谈论媒体报道的各种新技术。大概是...
4
第一章 媒介研究的“知识”问题
...
5
一、知识:一个操作性定义
“知识”是本书中被提及最多的概念。在进入正文前,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操作性较高的“知识”定义。很多人文社会学科都关注“知识”的问题。我们知道“知识论”是哲学最基本...
6
二、当代社会的“知识焦虑”
我们对所处的媒介与文化环境稍作观察,便可发现很多关于“求知”或“知识”的现象。我们走进任何一家书店,在畅销书展台上都会看到如下一类书籍:《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
7
三、媒介研究的知识问题
在当前时代,通过媒体获取知识已然成为个人的一种明确需求乃至惯习。在日常经验层面,新媒介与知识的关系正在加强。但似乎媒介研究并未深入地探索媒介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那...
8
第二章 新闻生产视角下的知识研究
如前文所述,新闻传播学科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切入点——媒介内容构成的知识与媒介产生的知识效果。本章讨论其中第一个知识相关议题,即新闻行业作为社会知识或公共知识的...
9
一、知识社会学与新闻生产
不少新闻生产研究将知识社会学视为其理论出发点。知识社会学的传统颇为复杂——与经济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等以社会视角切入某个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不同,知识社会学旨在回答...
10
二、新闻生产与知识的建构
如果说新闻构成一种广义的公共知识或社会知识,那么新闻组织则是生产这类知识的社会机构,而新闻工作者就是这类知识的直接生产者。本节继续讨论新闻如何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
11
三、新媒体新闻与知识生产
关于新闻生产与知识的经典讨论大多围绕传统媒体展开,在这个新闻媒介数字化、移动化的时代,我们有必要检视新媒体环境对新闻作为知识生产方式的可能影响。尼尔森(Niel...
12
四、小结
本章梳理了新闻传播研究对知识研究的第一个切入点: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生产研究。新闻学理论借助知识社会学的洞察,将新闻产品定义为一种广义的社会知识。这种知识与系...
13
第三章 媒介效果视野下的知识研究
...
14
一、知识:一种媒介效果
前文已经提到,传播学的一个研究议程是将知识获取看作媒介使用或人际传播的一种效果(effect)进行考察。上一章讨论的新闻研究与知识问题实则是社会学视角的知识生产...
15
二、知识效果研究的概念与方法问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要厘清知识作为一种媒介效果研究所遇到的概念与操作问题。在此,我们遵循效果研究内在的量化实证研究逻辑,从概念化与测量的角度去讨论文献,而不从认...
16
(一)事实知识与结构知识
尽管媒介效果研究仅从常识和日常语言的角度去把握知识,但知识这个研究变量并非没有争议。很多学者就讨论过知识这个概念复杂的内在张力。其中一种批评是,尽管大部分研究都...
17
(二)整体知识与特定领域知识
知识概念的实证研究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者应该着重考察人们的整体性知识(general knowledge)还是特定领域知识(domain-specific ...
18
(三)媒介接触与媒介注意力
同所有媒介效果研究一样,新闻学习研究在媒介使用(media use)的操作化上也面临很大挑战。就研究方法而言,我们往往将概念化与操作化分开论述。事实上,概念化与...
19
三、影响知识获取的宏观因素
本章接下来的部分将系统讨论个体层面获取知识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正规的学校教育、人际交流与沟通以及媒介使用行为(包括书籍阅读等)。...
20
(一)传媒制度环境
首先,不同的媒介制度环境对会对人们获取知识产生不同的影响。经典传播学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从规范性的角度区分了四种报业模式[30]。学者哈林(Hallin)和曼...
21
(二)经济环境
除了媒介制度环境,经济环境也会影响个体的知识获取。政治学相关理论指出,经济状况与人们的政治行为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理论上,个体从新闻获取知识与经济环境也应有所关...
22
(三)社区环境
前文分析了宏观的媒介制度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对个体新闻学习的影响。在分析层次上,这两个环境属于社会层面(societal level)的特征。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场...
23
(四)媒介技术环境
前文讨论了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因素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本节关注信息环境的技术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讨论的技术因素并非个体接受和应用媒介技术的过程,而是关注技术变...
24
(五)知识的社会扩散
前文讲到知识的传播会受到传媒体制、技术和社区环境的塑造,本节讨论知识传播与社会结构互动的现象。这里我们特别关注社会结构对信息传播扩散形成的调节作用。社会结构性因...
25
四、影响知识获取的微观影响
本节继续讨论影响知识获取的微观因素。通过文献,不难发现个体层面的因素对知识获取有比较明确和显著的解释力,因而历来是知识效果研究重点考察的变量。学者卢克辛(Luk...
26
(一)人口统计学因素
在传播效果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因素通常被作为控制变量,并非主要考察的变量。但在很多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知识获取的预测效果最为显著和明确。究其原因,人口统计学变...
27
(二)传统媒介的影响
在影响知识获取的个体层面因素中,传播学者最关心的就是媒介使用变量。在MOA框架中,媒介接触可以看成是新闻学习的机会。本节将讨论不同媒体使用对知识获取影响的相关研...
28
(三)新媒介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介知识研究也开始关注各种新媒体渠道在知识传播方面的效果。根据CNNIC的调查结果[60],中国有7.72亿网民认为寻求信息是互联网的主要用途...
29
(四)人际传播的影响
本节继续讨论影响知识获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际传播。早在1955年,卡茨(Katz)和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的经典著作《人际影响》(Persona...
30
(五)整合的模型
之前章节梳理了知识获取的两类微观层面影响因素:媒介使用与人际交流。本节继续讨论知识效果研究的整合模型——将多方面因素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统一分析的学术尝试。知识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