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知识获取的宏观因素

三、影响知识获取的宏观因素

本章接下来的部分将系统讨论个体层面获取知识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正规的学校教育、人际交流与沟通以及媒介使用行为(包括书籍阅读等)。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通常不考虑正规教育的影响,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媒介使用与人际传播两种方式上。在分析个体层面因素(individual-level factors)之前,本节首先考察影响个体知识获取的宏观层次影响(macro-level influences),即一个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媒介制度环境、媒介技术环境、社区等对其知识获取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将讨论信息扩散的相关研究,包括著名的知识沟假说与数字鸿沟现象。虽然这些理论涉及个人层面的变量(如社会经济地位),但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社会结构导致的信息分配不均。以知识沟假说为例,其本质与其说是个体在教育上的差异,不如将其理解为社会分层甚至社会结构导致的信息获取差异。因此,这里将知识沟和数字鸿沟的讨论也归入宏观环境的讨论。此外,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用宏观因素去解释个体层面的变量是有风险的。具体而言,研究中很容易出现分析层次(level of analysis)错位,进而导致生态谬误[29](ecological fallacy)。因此,在讨论宏观层次影响时,我们需要厘清分析单位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