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生产与知识的建构
如果说新闻构成一种广义的公共知识或社会知识,那么新闻组织则是生产这类知识的社会机构,而新闻工作者就是这类知识的直接生产者。本节继续讨论新闻如何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生产过程。在新闻研究中,有一个影响广泛的研究脉络——新闻生产的社会学研究。这类研究发轫于19世纪50年代,一批社会学家最早走进新闻组织,进行一系列的田野考察,并形成了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见解。这部分关于新闻生产的研究虽然体量不大,但对新闻传播学术却起到深远的影响,现已成为新闻学科重要的基础性研究。
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将新闻行业看作一个机构(institution),试图描绘和理解新闻生产这一社会性过程。尽管新闻生产研究并不直接讨论作为知识形态的新闻,但新闻生产研究的前提与结论都指向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属性。从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的新闻生产研究经典著作《做新闻:关于社会建构现实的研究》这一标题,就可看出新闻生产与知识生产的联系。作者将新闻生产理解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其中透射出显而易见的知识社会学意味。在书中,塔奇曼直言不讳:“本书不仅成为属于大众传播、组织机构、职业专业类社会学范畴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同时成为属于知识类社会学范畴的一项应用性研究。……新闻机构通过传播人们想知道、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信息,不仅传播着知识,而且规范着知识。”[12]不难看出,新闻生产研究的前提正是知识社会学,因为新闻在此处并不是简单的商品或政治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社会互动生成的产物。
绝大多数新闻生产研究都描绘了新闻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例如,经典的把关人理论阐释了事件经由编辑判断转化为新闻的过程。社会每天发生无数的事情,但只有那些由专业新闻记者编辑并判断为符合新闻标准的事件才能作为新闻被传播,为公众知晓。表面上看,把关人似乎在独立地裁决什么可以成为新闻(社会知识),但新闻判断的形成是受社会控制的,其过程也往往存在争议与协商。把关过程其实可被看作将某些特定的社会控制方式加诸客体(事件),进而对现实进行构建的过程。这就是塔奇曼说的新闻机构对知识的规范作用。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的著作《什么在决定新闻》则细致地描绘了新闻生产背后所隐含的社会结构性力量[13]。甘斯将新闻信息的生产视为信源与记者进行社会互动的产物。然而二者并非通力合作,而是处在一种持续的角力过程中。新闻最终的形态和立场取决于信源与记者的相对权力关系,而这种权力关系通常是现实世界既有权力关系在新闻生产中的一种展开方式。塔奇曼在《做新闻》中所提出的比喻“新闻网(news net)”,从空间的角度强调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构建的知识。新闻网是新闻机构用以在现实空间中高效监控新闻事件的一种策略,新闻机构对网络节点处进行重点观照。这种网络与节点的布局构造也隐含了对于“什么是新闻”的认知预设。从这些理论不难看出,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知识,是“选择”的结果,而这选择的标准实际是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者在更为广义的社会互动中发展出的策略。
新闻生产研究还明确强调社会因素对新闻形态的塑造。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和里斯(Reese)曾经就不同层级因素对新闻的影响进行总结,提出了“阶层影响模型(hierarchical influences model)”[14]。这个模型其实更多是对此前新闻生产研究的概括性表达。新闻产品的最终样态由什么决定呢?在舒梅克和里斯看来,这些影响包括媒体外在因素影响(extra-mediaforces)、新闻组织层面的影响(organizational forces)、媒介惯例(media routine)的影响与记者个体层面的影响。媒体外在因素包括国家、政治、宏观经济与文化对新闻内容的塑造。德国学者托马斯·汉尼斯(Thomas Hanitzsch)等人牵头的世界记者研究(world journalist study)就曾比较过不同国家新闻的文化,如新闻伦理倾向、新闻认识论以及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机构的角色定位等[15]。研究显示,不同国家的新闻文化会形成一些聚类,但这些聚类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国家由于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状态,会孕育出不同的新闻文化,那么在不同社会中新闻对公共知识的塑造也不尽相同。在微观方面,舒梅克和里斯分析了媒介惯例对新闻的塑造作用。在他们看来,新闻工作与很多其他工作一样,都需在时间与空间压力下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追求效率最大化。媒介惯例就是媒介组织和从业者在遵循效率原则的新闻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内在理性的工作习惯和策略。尽管媒介惯例可以提高媒介生产效率,但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新闻的偏差,进而会影响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形态。在个体层面,新闻记者和编辑的年龄、性别、教育、心理、偏好以及价值观等则会更加直接地作用于新闻产品,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个人色彩。
总而言之,新闻生产就是一个过滤和选择的过程。当我们试图理解什么可以成为新闻,实际上也在追问哪些知识应该为社会成员知晓和掌握。通过“新闻标准”和“新闻生产”,一些事件被选择成为具有公共价值的知识得到传播。在事件转化为新闻的过程中,外部的、组织的、实践的与个体的影响不断加诸新闻产品,塑造着新闻对社会现实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新闻提供了用以建构社会现实的公共知识。但同时,“新闻标准”或“新闻框架”本身又反映了新闻生产所处的社会关系与主导价值。媒体运用的“新闻标准”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社会中既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而新闻生产的过程又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使得新闻信息承载了大量的社会背景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知识社会学意味的结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与社会现实存在构造与被构造(constituted and constituting)的双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