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机构教育的再中介化

一、慕课:机构教育的再中介化

2008年,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与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首次提出了“MOOC”(慕课)的概念[2],其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课程进行拍摄录制、后期加工并上传至网络。用户即便没有身处课堂,也可以身临其境地收听课程老师讲解的相关内容。有学者将慕课分为两类[3]。一类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 MOOC。这类慕课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迁移至网络,学生在网络上参加课程与在真实校园上课相似,需要完成固定的作业与期末考试,并最终获取学分与结课证书。这种慕课模式注重将现有的知识通过重复的练习传授给学生。另外一类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 MOOC。这类慕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注重听课者的“自治”。课程建设者会将视频与尽可能多的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期间没有老师监督,课程参与者需要自觉完成课程以及在网络中参与课程社区的讨论与建设,这类课程更加强调新知识的创造与再生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