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据与测量

(二)数据与测量

1.数据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数据来自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共6所高校本科生的线下调查。在正式问卷调查之前,我们完成两轮简单的预测试(pilot test)。预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修正量表,考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完善知识题目。我们从每所大学所有公共选修课中随机选出一些课程班级,将这些班级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我们的研究助理在取得任课老师同意后,在课堂上发放纸质问卷调查。问卷总发放量为1 456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5份,问卷回复率为78.0%。在所有受访者中,46.8%为男性,52.8%为女性。受访者平均年龄为20.2岁(SD=1.43)。受访者中,25.3%为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学生,22.5%为商科经济类学生,34.0%为理工科学生,另有16.4%为医科学生。

2.测量

公共事务知识与信息效能。依照事实性知识的常用测量方法,本文使用6道单项选择题来考察受访者对于当时主流政治与公共事务信息的记忆。在预测试中,我们准备了12道题目。根据预测试结果,我们将区分度较小的题目(80%以上的人答对或答错)去掉。随后用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找出与题目总体相关性(item-total correlations)最高的6道题目进入最终的量表。其中两道题目关于我国政治的基本设置(从常委人数、重要领导人职位),两道题目涉及宏观经济(“亚投行”成员国与当年的GDP增速),另两个题目涉及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艾滋病防控)与公共政策(一带一路)问题。每一道问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唯一正确选项,另有两个错误选项以及一个“不清楚”选项。受访者的公共事务知识分数为6道题目得分加总(M=3.04,SD=1.66)。

信息效能的测量借鉴了Kaid、Mc Kinney和Tedesco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19]。该量表包含4个题目,分别测量受访者对如下论述的认同程度:①我对国家社会有足够的了解;②我比大多数人更了解公共事务、时事新闻;③我有能力理解重要的政治议题;④我有能力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均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很不同意,5=非常同意)。信息效能变量由以上4个问题加总得到(Cronbach's alpha=.85,M=3.02,SD=.73)。

媒介接触与媒介注意力。本文对媒介使用做两种不同的操作化处理。媒介接触的测量方法为问询受访者从电视、报纸、网络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频率的主观判断(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从不,5=经常)。媒介注意力(media attention)的测量方法是问询受访者在通电视、报纸、网络与社交媒体上收看新闻时的专注程度如何(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很不注意,5=非常注意)。其中,传统媒体接触变量由电视新闻接触和报纸新闻接触两个条目相加并求均值得到(r=.39,M=2.39,SD=.81)。传统媒体注意力变量由电视新闻注意力和报纸新闻注意力两个条目相加并求均值得到(r=.47,M=3.32,SD=.99)。与之类似,新媒体接触变量由网络新闻接触和社交媒体新闻接触两个条目相加并求均值得到(r=.52,M=3.81,SD=.92)。新媒体注意力变量由网络新闻注意力和社交媒体新闻注意力两个条目相加并求均值得到(r=.50,M=3.42,SD=.87)。

人际讨论变量。面对面讨论的测量方式为询问受访者与家人、朋友和同学面对面讨论,主要包括:①新近发生的新闻;②社会热点话题;③时事政治的频率的主观判断(采用5级量表测量,1=从不,5=经常)。面对面讨论变量由上述3个题目得分加总并取均值得到(Cronbach's alpha=.86,M=3.27,SD=.97)。社交平台讨论的测量方式为询问受访者与家人、朋友、同学或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包括:①新近发生的新闻;②社会热点话题;③时事政治的频率的主观判断(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从不,5=经常)。社交平台讨论变量由上述3个题目得分加总并取均值得到(Cronbach's alpha=.91,M=2.68,SD=1.07)。

控制变量。本文主要考虑性别(二分变量)、年龄、专业背景(二分变量)、地点为控制变量(广州为参照组)。为了简化分析,本文将受访学生的专业分为两个大类,其中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商科经济类学生被归入“文科”,理工科和医科被归为“理科”。由于所选大学来自三个城市,因而城市地点以虚拟变量形式进行控制。其中广州作为参照组。此外,知识效果研究会关注到个体在处理新闻信息时的兴趣、动机与认知习惯对新闻知识效果的影响。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媒介使用与人际讨论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本研究控制了如下个体层面的认知相关变量:个人对新闻兴趣(interest in news)、定位需求(need for orientation)与对新闻的思考加工(news elaboration)。其中新闻兴趣的测量方式为询问受访者对“我对了解时事新闻有兴趣”这个陈述的认同程度(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很不同意,5=非常同意)。定位需求考察个体对了解、理解正在发生的时事和新闻的心理需求程度。测量方式为询问受访者对下列陈述的认同程度:①我需要及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②及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对我很重要;③我想了解社会热点话题的方方面面;④我想深入了解社会热点话题;⑤我有兴趣了解别人如何看待社会热点话题(均采用五级量表测量,1=很不同意,5=非常同意)。定位需求变量由这5个题目分数进行加总取均值得到(Cronbach's alpha=.86,M=3.48,SD=.74)。新闻思考加工衡量个体在接触到新闻信息后,对其进行思考或与其他信息进行比对与关联的过程。具体的测量方式为询问受访者对下列陈述的认同程度:①收看新闻后,我通常会回忆、思考所看的新闻内容;②收看新闻后,我通常会由新闻内容联想到相关的其他问题;③收看新闻后,我通常会由新闻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相关经历。新闻思考加工变量由这3个题目分数进行加总取均值得到(Cronbach's alpha=.78,M=3.22,S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