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因特网就是浩如烟海的知识”——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的名言。说这句话的是我外公。20世纪末,还在读小学的我常常和外公在餐桌上谈论媒体报道的各种新技术。大概是1997年的一天,我们聊起一种叫“因特网”(Internet)的新技术,外公说他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句话,将网络技术比作浩如烟海的知识。不知为何,那次午餐闲聊,以及外公的这句不知出处的引用,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直到今天还时常让我想起。我尝试在网上搜索这句话的出处,却没有任何可靠的结果。看来这大概只是新闻报道中记者即兴发挥的一种说法吧。
今天看来,将“互联网”与“知识”本身画上等号倒是个比较独特的视角。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初投入民用,1994年开始在中国商业化并渐渐普及,经历数次变革,其形态已变得格外多元和复杂——就连“互联网”这个词本身都渐渐失去了概括力。说到互联网,我们通常会想到革命性的超链接与超文本,想到去中心化的网络社群与社交平台,想到互联网上种类杂多的视听内容,甚至还会联想到这两年分外火热的“互联网+”及基于算法的网络平台与智能媒体。但是,人们似乎很少从知识的角度去理解互联网。同任何媒介一样,互联网以数字格式提供给用户最基本的信息形式,再通过网络化的结构来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构成了知识的基本素材。“因特网就是浩如烟海的知识”——这句印在脑子里的话不断提醒我,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媒介其本质属性都是一种知识形态。对大部分人来说,来自学校的正式教育在30岁以前结束,但这个时代,每个个体的学习却是持续终身的。在功能上,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教育机构的职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媒介使用者传递知识。
如今热门的概念如“知识付费”“知识电商”或“内容创业”,暗含了网络媒介与知识的某种直接联系。然而,这或许只是时下互联网经济汹涌潮流催生的小小浪花。在几十年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在更为久远的媒介发展史与研究史中,媒介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逻辑一直处于“非主流”的状态——人们当然了解媒介可以提供知识,却很少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理解媒介。这构成本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这本书里,我希望梳理并提炼媒介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的“知识传统”,并讨论现有媒介知识研究的侧重与不足。进而,我希望可以通过观察近年来涌现的新媒体知识性平台的种种特点,来构建一个更为全面、更具张力,因而也可能更有争议的“媒介知识”概念。当然,本书提出的媒介知识概念并非旨在动摇现有的媒介研究议程格局,也绝非将“知识传统”与其他媒介研究的重要传统提升到相当的地位。在此我想强调,“知识形态”是理解媒介的一个角度或一种逻辑,它或许可以为不断变迁的媒介研究逻辑进行补充或补足,也可以为所有对媒介现象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切入点。
本书除绪论之外的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识的操作性定义。随后,本章将探讨网络媒介和知识生产日益紧密的关联,及其背后折射出的“知识焦虑”之时代背景。最后,本章将阐释传播学内部的知识问题。通过梳理传播研究对媒介的主流“概念化”方式,提出媒介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可能,并讨论现有媒介知识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讨论新闻传播研究切入知识的第一重角度:新闻生产与知识社会学。本章首先论述知识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以及新闻作为一种广义的社会知识的可能,接着讨论新闻生产作为一种知识控制手段所呈现的一些结构化和社会化特征。在此,新闻与社会现实存在一种建构与被建构的相关关系。最后,本章还讨论新媒体环境的去中心化、社交化、移动化、泛娱乐化和算法机制等新特征对新闻知识生产的可能影响。
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以传播效果研究为主导的知识研究。第三章首先梳理了传播学的效果研究逻辑。从规范性的角度来看,学者认为高质量的新闻知识对大众的公共生活有巨大意义,因而在实证方面长久关注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知识的效果。同时,本章还细致梳理了知识效果的研究传统和影响因素,综述整个传播学的知识获取研究。第四章则展示了作者个人在中国大陆环境下所做的知识效果实证研究。这些研究着重对比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效果差异,不同媒介使用测量方法的效果差异以及算法推荐系统的知识效果等。
第五章抛开纯粹传播学研究的视角,从技术发展和行业变迁的角度梳理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再造。本章首先讨论了协作知识生产的代表——网络百科以及学院知识的网络传播模式——慕课。结合社交网络现象,本章分析了基于同辈群体的网络问答与知识分享平台,以及基于自媒体模式的付费内容。针对近年来热门的网络知识现象,本章还介绍了以音频形式传播的付费内容以及短视频形式的知识生产。通过描述这些媒介知识现象,笔者希望展示在媒介环境下知识概念所呈现的巨大张力。
本书第六章是对全书的总结。本章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讨论并发展出媒介知识的概念。一方面,媒介知识包含人们共同的认知与情感结构,帮助个体理解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媒介知识比传统意义上由新闻机构生产的知识具有更多元的形态。媒介知识应该定义为一种中介化的知识(mediated knowledge)甚至媒介化的知识(mediatized knowledge),它既包含媒介在呈现中介化现实过程中主动生产的知识,也包含媒介作为一种中间人(intermediary)在其他场域的信息进行转录所得到的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知识的生产更加去中心化,类型更加多元,也更加以市场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