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发现
1.今日头条用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
新闻认知行为包括使用者对新闻内容的加工思考、人际讨论及卷入行为三个层面。本研究使用阶层线性回归探索今日头条用户的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学变量、使用体验变量和新闻使用变量为自变量,新闻思考、新闻讨论及新闻卷入分别为因变量。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模型均统计显著(表4-6)。
表4-6 阶层线性回归:今日头条用户认知行为(N=713)
回归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今日头条的使用频率正向显著影响新闻思考(β=.20,p<.001)。在人口学变量及使用体验变量已进入回归模型的情况下,今日头条使用频率仍可解释3.2%的因变量方差。可见,今日头条使用频率越高的受访者,越倾向于思考、加工从今日头条获得的新闻信息。在使用体验方面,感知可信度(β=.14,p<.01)与内容满意度(β=.25,p<.001)均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新闻思考。认为今日头条为可靠信源的用户,及对今日头条推送内容感到满意的用户,更倾向于思考、加工从今日头条获得的新闻内容。与男性用户相比,女性今日头条用户更多地思考、加工从今日头条获得的新闻内容(β=-.09,p<.05)。研究未发现用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月收入对新闻思考的影响。综上所述,假设1a、2a、3a得到证实。
与新闻思考的回归模型类似,今日头条使用频率也正向影响受访者的新闻讨论行为(β=.23,p<.001)。在人口学变量及使用体验变量已进入回归模型的情况下,今日头条使用频率仍可解释4.1%的因变量方差。感知可信度(β=.15,p<.001)和内容满意度(β=.33,p<.001)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新闻讨论行为。使用体验变量共解释了28.4%的因变量方差,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就人口统计学变量而言,今日头条用户的月收入为正向影响因素(β=.09,p<.01)。月收入越高的受访者,越倾向于和他人讨论在今日头条上获取的新闻信息。综上,假设2a、2b、2c得到证实。
与新闻思考和新闻讨论不同,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使用体验变量的情况下,受访者的今日头条使用频率与其新闻卷入行为并无显著相关(β=.06,p>.05)。相比之下,使用体验变量对受访者的新闻卷入行为更具解释力。感知可信度(β=.22,p<.001)和内容满意度(β=.28,p<.001)均可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新闻卷入行为。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其新闻卷入行为呈负相关(β=-.08,p<.05),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更倾向于评论和传播今日头条上的新闻内容。月收入则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新闻卷入行为,收入越高的受访者越倾向于评论和传播今日头条上的新闻内容。综上,假设3b、3c得到证实,假设3a未被支持。
总结而言,今日头条使用频率可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对新闻的思考、加工和讨论。然而,本研究并未发现今日头条使用频率对新闻卷入的影响。可见,今日头条使用频率对用户认知行为的影响仅停留在个人思考与小范围人际讨论层面,其对用户深度卷入行为的影响有限。
2.今日头条用户知识效果及影响因素
今日头条用户的知识效果分析考察了今日头条的使用对用户公共事务知识、软新闻知识及信息效能认知的影响。本研究使用阶层线性回归考察今日头条用户的知识效果及影响因素。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新闻态度变量和新闻使用变量为自变量,公共事务知识、软新闻知识和信息效能为因变量。ANOVA分析显示,三个回归模型均统计显著(表4-7)。
表4-7 阶层线性回归:今日头条用户知识效果
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新闻态度变量和其他媒介新闻使用的情况下,今日头条仍可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公共事务知识(β=.13,p<.01)。此外,受访者使用微博获取新闻的频率也可正向影响其公共事务知识(β=.10,p<.05)。就新闻态度变量而言,受访者的新闻态度正向显著影响其公共事务知识的获取(β=.16***,p<.001)。受访者越相信阅读新闻对自己有益,越可能获得更多公共事务知识。受访者的娱乐新闻偏好则负向影响其公共事务知识的获取(β=-.17***,p<.001)。与偏好阅读娱乐新闻的受访者相比,无此偏好的受访者具备更高的公共事务知识水平。此外,受访者受教育程度(β=.12**,p<.01)和月收入(β=.17***,p<.001)均可正向显著影响公共事务知识。综上,假设4a、4b和4c得到证实。
以软新闻知识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今日头条使用频率仍为正向显著影响因素(β=.10*,p<.05)。通过微博获取新闻的频率也可正向影响受访者的软新闻知识获取(β=.16***,p<.001)。就标准化回归系数而言,微博对软新闻知识的影响力更强。与公共事务知识不同,新闻态度(β=.06,p>.05)与娱乐新闻偏好(β=.04,p>.05)并未显著影响受访者的软新闻知识获取。本研究样本中,女性比男性具备更好的软新闻知识(β=-.14**,p<.01)。受访者受教育程度(β=.09*,p<.05)和月收入(β=.17***,p<.001)均可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软新闻知识。综上,假设5a得到证实,假设5b和5c未获支持。
信息效能为个体对知识掌握的自我认知,是个体对知识获取的主观体验。本研究发现,今日头条使用频率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信息效能(β=.16***,p<.001)。使用今日头条更多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更多的公共事务知识。使用报纸(β=.18,p<.001)和微博(β=.11,p<.01)获取新闻的频率也可正向影响受访者信息效能。受访者的新闻态度是信息效能的正向影响因素(β=.27,p<.001),而娱乐新闻偏好对信息效能的影响仅边缘性显著(β=-.07,p=.05)。就人口统计学变量而言,年龄(β=.16,p<.001)、受教育程度(β=.08,p<.05)及月收入(β=.12,p<.001)均可正向显著影响受访者的信息效能。综上,假设6a和6b得到证实,假设6c仅部分得到证实。
总结而言,今日头条的使用对受访者的公共事务知识、软新闻知识及信息效能均有显著影响。其他媒介中,微博的新闻使用在三个回归模型中均统计显著。而传统新闻媒介报纸仅能促进受访者的信息效能,对其事实性知识的获取并无显著影响。表4-8总结了假设获得证实的情况。
表4-8 研究假设及其得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