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的理论课程,它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德艺双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具体来说,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艺术院校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一些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他们的心灵,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一些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于艺术院校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要积极地、认真地应对,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来规划,认真研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好作品。
与此同时,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艺术院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革命题材、爱国主义题材、社会主义题材和反映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时代精神题材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人生事迹,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有为、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还应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艺术院校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一些学生自由散漫,还有些学生道德失范。因此,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十分必要。艺术院校思想政治课要对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此外,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应以艺术院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艺术院校学生往往重专业、轻文化,这与艺术院校培养全面发展、德艺双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在艺术院校实施以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素质教育,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大学生竞争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德艺双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艺术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协调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最根本的功能,但不是唯一功能。在充分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必须不断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最终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使之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一翼”。著名画家凡·高说:“艺术的内涵,是多么的美呵!”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因此,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应努力寻找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深入挖掘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充分利用艺术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培养德艺双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陈 颖
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