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情感性评价,增强评价的全面性

四、渗透情感性评价,增强评价的全面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学习平时评价,基本上围绕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展开,固守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评价观,认知目标几乎成为唯一评价指标,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课堂上只关注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愿意多花时间考虑学生的人格、态度、情感、能力等其他方面发展”,违背了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初衷,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思想政治学习平时评价只有渗透情感性评价,才能增强评价的感染力,发挥评价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学性目标的真正落实。为此,必须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学习平时评价,设计出渗透学生情感态度因素的评价指标,引领和促进思想政治学习平时评价及其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