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教学的课堂导入技能
导入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必须首先进行导入,把新课与旧课、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使课堂导入发挥重要作用的技能。
(一)发挥导入作用的技能
1.使导入发挥诱导作用
诱导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课堂导入诱导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来,并对教学任务进行积极思维。同时促使其对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其他活动进行必要的抑制,从而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2.使导入发挥衔接作用
这里的衔接主要是新课与旧课的衔接、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教师通过一定的导入设计,如复习提问、习题训练、提供背景材料,进行承上启下,使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技能发生联系,从而为新知识技能的顺利学习和把握奠定基础。
3.使导入发挥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期待心理、求知欲望。只有在这些方面使学生得到激励,新的教学任务才能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完成。
4.使导入发挥指引作用
指引是强化导入效果,并将其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在这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有:明确学习目标,指定学习课题,确定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进度,提示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向。
(二)把握导入基本要求的技能
教师设计导语,并使导入富有艺术性,从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来说,一般应具备下列一些技能:
1.要具备针对性导入的技能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导入新课必须目的明确,要针对教学内容来设计,使之直指教学主题,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学习轨道。同时,导语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水平、思想状况等设计,要努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高涨。
2.要具备新颖性导入的技能
教师的导语是否新颖,直接关系到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和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导入新课必须利用新颖的材料、新奇的角度、新异的方法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3.要具备趣味性导入的技能
导入趣味性的基本标志是,导语既有情趣又有意味,且生动又活泼。这样的导语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4.要具备简洁性导入的技能
导入新课不是教学的主体过程,因而导语的时间不必过长,内容不必多,更不能远离主题,要力求简洁明快,内容精当,要求具体,紧扣主题。这样导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5.要具备灵活性导入的技能
一般说来说,导入新课的导语是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准备好了的。但也不能固守此法。因为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教师要根据当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变更其原有的导语内容,使新课的导入入情、入理、入时、入境。
(三)导入过程的实施技能
导入新课要富有艺术性,就必须巧妙地掌握导入的具体形式和方法。而导入的具体形式和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的模式。所以,教师既要精心设计,又要灵活运用。一般说来,教师对思政课程教学的导入应掌握下列一些方法:
1.以提问的方式导入
所谓提问导入,就是通过复习提问旧知识,借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这是思政课程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提问导入的关键在于教师组织导语。因为提问的目的是为教师导入新课服务的,所以教师必须借助所提的问题,并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所要讲的新课题。在提问旧知识时教师要注意:一是所提的问题必须与新课题相关联,以易于教师组织导语导入新课;二是所提的问题必须与所要讲的新知识相关联,以有助于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三是所提的问题不必过多,时间不必过长,否则会影响新课的讲授和导致整个教学程序的不合理。
2.以举例的方式导入
所谓举例导入,就是通过列举出与新课内容有关的一些典型事例,如故事、童话、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对其进行形象性的描绘,并从中抽象出一定的道理,以此导入新课内容的讲授。思政课程在教学上,经常要用原理加实例的方法来讲授,即通过事例来论证、证明理论,或用理论来分析、解释和说明事例。因而,举例导入对思政课程教学来说,也就必不可少并经常被采用。举例导入的关键不在于事例本身,而在于事例所说明的问题和所寓含的道理。将事例所说明的问题和所富含的道理与新课内容联系起来,并引入其中,这是举例导入法的基本要义。它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举例导入要求教师所举事例必须有选择性,不能什么事例都选,要选择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的事例,并且要挖掘事例的深刻寓意宗旨。
3.以设置情境的方式导入
所谓情境导入,就是通过设置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情入境、境中生情,从而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情境导入的关键在于,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就要创设出一个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在新课中的作用是:能渲染课堂气氛,感染和激荡学生心智,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因此,教师在运用情境导入法时必须做到:融情入理,化理为情;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以情激学,以情诱学;以情启思,以情导行。教师创设情境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段并采取可行的方法,如运用漫画、图表、歌曲、录像、多媒体课件。同时教师还要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去创设情境。
4.以习题的方式导入
所谓习题导入,就是通过课前的习题练习,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习题导入法要求教师事先要设计好习题。教师所设计的习题必须与新课内容有密切联系,有利于新课的导入和新课的讲授。习题出示的方式可以在黑板上现场书写,也可以通过小黑板、挂图、幻灯、多媒体等方式出示,如果内容简短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做题的方式可以是个别提问进行解答,也可以集体讨论再发表各自的观点。习题的结论不一定非要答得正确,也可以是不准确的,甚至也可以是错误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借用它的结论或观点引入新课,对于不准确和错误的结论或观点可以在新课的讲授中给以完善和纠正。
5.可直接进行导入
所谓直接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直接点明课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中。直接导入也是思政课程教学较常用的导课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新单元的第一节课。由于单元与单元之间知识的跨度比较大,且联系又不十分密切,因而不必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进行导入,可以由教师开门见山地直接通过口头讲述、讲解、概括来导入新课。但是,有的教师在新单元开始之后的新课讲授过程中,也采取直接导入法,而不运用提问、举例、设疑等手段帮助导入新课,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其导课效果和讲课效果都不会很好。直接导入法的关键,是要求教师必须阐明新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要求、内容提要、重点难点等,以使学生形成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学好新课。
6.可即兴进行导入
前面所介绍的几种导入方法,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设计好,然后在上课时按计划来进行的。即兴导入则不是这样,它是教师根据当时的课堂情景,临时采取的一种导入方法。它是因地、因时、因景而进行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前情景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这种动态的课前时空,难以让教师按原有的计划进行导课,因而教师就必须“触景生情”,采取有效方式即兴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