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教学媒体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技能
由于教学媒体作为教学工具具有灵活性,作为教学手段具有趣味性,所以,教学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讲解“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题时,就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父母卖血儿摆阔”片段:北京大学某学生特别虚荣,追求阔气和时髦,花钱特别大手大脚,经常买名牌,穿名牌,一没钱就向家里要,三年间就花了6万多元,还向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是大款。可是,他的父母根本不是什么大款,而是很贫穷的普通农民,这6万多元钱多数都是他们靠卖血换来的。对比展示该学生和他父母各自的生活状况后,可播放《懂你》这首歌曲。通过这部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就可将学生带入深思的情境之中,使他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意义,从而也能使学生激发出对本课题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要通过教学媒体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研究表明,主体加工信息时受信息特点和主体经验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是很大的。同理,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关。如果教学信息呈现得新颖有趣,那么学生就容易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尤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的记忆、理解和把握更是如此。多媒体课件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就能起到这一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设计,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这样也会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因此,只要教师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和课堂气氛,或再现教学过程的有关场面,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入、广泛、准确。
(三)要通过教学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运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突破了传统呆板的教学形式。它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单一的教学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无意识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有意识活动方向转变,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型”转变为主动的“需要型”。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自觉地投入学习之中,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积极性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四)要通过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实
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教师无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信息容量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全部详讲,课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使许多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在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中揭示出来,并能使教学内容得以辅助性的扩展与充实,这样学生即可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另外,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还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这又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要通过教学媒体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的引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课堂教学形态已被突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教学过程的构成方面,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改变了原有课程的设计、结构、表现形式、组织原则等;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面,原有的教科书已改造成了集形、图、音一体的电子课本、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学习包等;在教学形式的组织方面,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不再是单纯地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口头讲授与传授,而是与学生共同作用于媒体,进行探究式与发现式的学习;在教学关系的构成方面,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已发生了转移,教师主宰者的角色已经消失,已成为引导者、促进者、建构者、对话者、研究者,而学生则成为参与者、活动者、探究者。教学媒体的运用所实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这种变革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