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堂设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众多有正确理想信念的建设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仅仅如此,就可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显然,这还不够,这些建设者还必须具有共同的社会理想。那么,什么是共同理想呢?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呢?

理论知识点1:共同理想的含义,为何需要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的含义:共同理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社会理想。

教师讲解】

共同理想的含义和意义

共同理想,就是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共同理想是社会赖以维系的理性基础。它有利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

(结合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的研究认为,人们最重要的需要是成就需要(理想信念)。他用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成就需要(理想信念)的语词数量的多少来预测国家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麦克莱兰的调查:1925年英国国民经济情况很好,但当时英国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成就需要(理想信念)的语词数量已急剧减少,青年一代中追求理想信念、追求成就的人就很少了。麦克莱兰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经济一蹶不振;朝鲜战场上英国兵战斗力最差。到1950年麦克莱兰再次调查表明,英国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39个国家中已下降到第27位。由此可见,全体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所在。

因此,理想是精神之“钙”,它不仅关乎个人,还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共同理想可以给社会成员形成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正所谓“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所以,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应该有共同的理想。

【提问】

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共同理想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为何需要共同理想呢?

【PPT板书】

为何需要共同理想?

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化。用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尤为重要。

【教师讲解】

共同理想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共同理想对于我们国家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广大人民集中愿望、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新时代,我国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发展的机遇满满,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化,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严峻。简言之,机遇与挑战并存。

【PPT板书】

图片展示:全球各国GDP排名情况、全球各国人均GDP比较

【视频】我国在全球GDP排名前10中的变化(20秒)

【教师讲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开始,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从而打破自1972年开始的“美国第一,日本第二”的GDP排位格局,之后一直稳坐世界第二的宝座。

GDP全球排名前10的其他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受人口基数大的影响,我国人均GDP排名靠后。虽处于发展黄金期,但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如,围绕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石油等)、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突出,道德危机现象频发等,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更为凸显,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

总之,当前的中国,既面临着大好的机遇和光明的前景,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观点小结】

正是由于当今中国处于这样特殊的发展时期,更是迫切地,同时也必须要树立共同理想。只有共同理想才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力量。这些都表明,树立共同理想在当今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正因如此,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用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尤为重要。

理论知识点2: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那么,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呢?

【PPT板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两个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师讲解】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就有力充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具体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具体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这些论述,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具体内涵和体现。

理论知识点3: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问】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生讨论】

此堂课前布置学生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进行课前搜集、整理和梳理,课堂上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从旁正确引导。然后,由2~3个学生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首先,我们要看到,是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探索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为各国的独立和解放提供了多方支持,并且为新兴国家提供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制度选择。

其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而不是最终的失败。

第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一千年前的中国各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世界,一千年前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近代以来,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长期的斗争,许多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从近代历史的起点上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救中国。(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分析)历史表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现实的角度而且从未来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近40余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这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沿着这条道路进行了积极的不懈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

正确理解“四个自信”,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共同理想的重要内涵:第一,道路自信。从1840—1949年和1949—2050年这两个时间段,我国国家面貌的变化,可以认识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第二,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三,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它有着长远的规划、高效的政府、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它是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的根本保障。第四,文化自信。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归纳小结】

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步调的、科学的、千辛万苦寻求的理想。

推荐课后观看纪录片《辉煌中国》。

纪录片《辉煌中国》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部纪录片,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再次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理论知识点4: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

【课堂设问】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意义重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这一共同理想呢?

【教师讲解】

如何坚定我们的共同理想

坚定共同理想,首先必须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同学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什么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呢?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就是说,在中国,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共同理想的内涵要求。

弄清了以上逻辑后,我们重点阐释“为什么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原因在于:

首先,理论方面,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革命、崇高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科学已经被实践证明和正在被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从十九大代表的构成和分布情况看,结构与分布比较合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十九大代表突出基层导向(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人数771人,占33.7%),年龄结构合理(当选代表平均年龄51.8岁),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学历人数2 154人,占94.2%),代表分布广泛(经济、科技、国防、政法、宣传、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管理等各行各业,省、市、县、乡镇村组和街道社区等各个层次,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各个方面都有代表),各个时期入党的代表都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入党的代表),这都说明共产党员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较高,我党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我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的规定,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已经为中国现代历史所证明。这也是党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戴的根本原因。

其次,实践方面,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综合国力的飞跃,这都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近代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和建设改革中的选择。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案例分析】

我国有四个著名的将军县,即湖北的红安、安徽的金寨、湖南的平江、江西的兴国。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的900多位将军中就有50多位红安人,而这50多位开国将军的背后,是全县48万人口中先后有8万人参军入伍,死难的军民达14万人,几乎家家都是军烈属。而在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要倒下一个兴国籍的战士。[1]

可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的。我们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现实来证明了的。

推荐观看电影《建党伟业》。

电影《建党伟业》全景式地讲述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先烈们为了拯救危难中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千难万险和不懈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影片对建党历史背景的展现再次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三,中国共产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都体现了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这都表明我党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当前,有的党员干部正是由于背离了党的宗旨,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立场,才滑向了腐败的深渊,这并不是党的本质造成的。而且,腐败自古有之,国外也有。如何治理腐败是个世界难题,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正如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的“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果断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查办一系列违法违纪案件,高官纷纷落马,反映我党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之大。

推荐课后观看中央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

以上理由说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能胜任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伟大梦想。总之,中国共产党是值得我们信任的。

【PPT板书】

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后人将“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改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又可以理解为: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课堂讨论】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行百里者半九十”,寓意是什么?

结合PPT中对“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词义解释,学生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寓意。

【教师归纳总结】

十九大报告分析了过去取得的伟大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实现了民族的伟大飞跃。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值得庆祝,但却不能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这只是一个新时代的起始。因为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从某种程度上,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就好像一场马拉松。前程跑得好,并且为接下来的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的确是值得欣喜的和欣慰的。但这个时候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放松懈怠。因为,越到后程,人的体能(社会的资源)逐渐开始下降,后半程步入了深水区,改革的难度也逐渐增大,改革的任务就更为艰巨,我们更要认真、谨慎对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持之以恒、奋斗不息、不懈努力。诚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警钟在畔,不忘初心,砥砺向前。

【PPT板书】

标题字幕:行百里者半九十,复兴之路仍须奋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教学小结】

本堂课主要遵循这样的思路展开讲解:什么是共同理想,为何需要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定这一共同理想?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了:共同理想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有共同理想的鼓舞,全国人民才能凝聚到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理想对于我们国家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课后思考】

1.观看电视节目《辉煌中国》,结合本课所学习的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完成大约800字的观后感。

2.推荐阅读《生命的奋进》梁漱溟、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

3.课后思考: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如何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可以在班级微信群或云班课的“讨论/答疑”里进行交流和讨论)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代,我们应该树立的共同理想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向共产主义过渡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突出政治建设

C.坚持以人为本 D.集中统一领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工人、(  )。

A.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和愿望

B.学生、干部的利益和愿望

C.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

D.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4.现阶段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的内容。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B.符合中国国情

C.符合全国各族人民利益

D.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有(  )。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中曾出现过失误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C.开辟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形成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D.开辟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各族人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汇集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科学理想,因为它(  )。

A.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B.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

C.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D.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

A.生活理想 B.共同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B.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阶段性理想

C.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ABC 4.AB 5.ABCD 6.BD 7.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