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1:理想是什么?
针对教材哪部分提出:针对第二章第一节理想的内涵。
提问要达到的目的:引导学生把握理想的含义和特征,为后面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对问题的解析: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意识,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的可能性、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理想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有理想的人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并且对美好未来不懈追求,这正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第二,理想是人生所向往、信仰和追求的奋斗目标,它表明一个人向往什么样的社会,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在道德人格、职业生涯、生活状态等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这是理想的实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有不同的奋斗目标,由此,理想有了时代性和阶级性两大特点。例如: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虽有相似性,但不完全相同,这表明同一阶级、不同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第三,理想是“实现可能的想象”——既具有现实的成分,但又高于现实。正是由于理想具有实践性,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它与空想、妄想、幻想等彻底划清了界限。例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
理想是科学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一致的反映。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或幻想。
解析理想的含义,还必须要把握理想的特征。
(1)时代性
人不能超越于自己的时代,人们的理想也是如此。理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理想。人们生活的时代不同,所遇到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环境和所具有的文化素养、认识能力不同,所产生的理想也不同。
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无法想象现代生活中已经普及的电话、电视、计算机等,无法设想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的一切,理想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不一样。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2)阶级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理想愿望不一样。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房中所想的不同。”[1]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不同,他们都力图把本阶级的基本利益加以集中、概括,升华为理论,变为理想,并以此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它。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理想是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的。封建士大夫向往的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劳动人民向往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资本家的理想是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拥有更多的资本;工人的理想则是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得知,一个人对未来的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总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并受其制约和影响。
(3)实践性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一方面,理想的产生来于实践当中,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理想就不一样;另一方面,理想的实现一定要经过努力、经过实践。实践是理想实现的过程。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如“嫦娥奔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幻想,现在由于航天工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
(4)层次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想象也是形形色色的。因此,人们的理想也呈现了多层次、多方面。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分为远大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分为社会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这种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的色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和政治集团都会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提出社会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结果。原始人向往着人人勤劳勇敢、衣暖饭饱,奴隶主向往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地主阶级向往着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的制度,资产阶级向往着追求高额垄断利润,无产阶级当然向往着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不仅应该有美好的个人理想,更要自觉地确立起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渗透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体现在作为主体的人的人生奋斗的历程中。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会产生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理想的核心成分。
(5)超越性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构建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未来价值目标。因此,它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它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将来如何如何……”。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离开了预见性和超前性,就没有理想。正是理想与现实的这个落差,鼓舞人们去奋斗,去提升现实到达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