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案例】 时代楷模马善祥

马善祥,男,汉族,1955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调研员。他扎根基层30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 000多起,撰写152本、520多万字工作笔记,总结形成“老马工作法”,推广到全国。马善祥曾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2—2014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老马习惯于通过写工作笔记思考工作、琢磨事情,他的书柜里码放着满满一层的笔记本,每本上面都标明了时间和序号。这其中既有对自身修养的感悟,也有对工作的思索,还有对解决各种具体矛盾纠纷的总结。他说,“调解会有结果,使命却没有终点。”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跟老百姓打交道,老马从来不把群众当外人。“父亲对外人比对家人好。”老马的儿子马仁驹曾经一度对父亲不理解,每当这时,老马总是纠正他:“那些不是外人,是群众!”紧张忙碌,马不停蹄,是马善祥工作的常态;群众带着怨气来,带着满意走,是“老马工作室”的写照。老马从干上这一行开始,就给自己立下了接待群众的24字规矩: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不仅如此,在老马的办公室,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冻得发抖的群众穿走了他的衣服、戴走了他的围巾;病了的、饿了的、迷路了的群众从他这里“借”走了钱、拿走了他桌上的常备药,吃光了他刚从食堂打来的午餐。来找老马的群众都说,老马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尊严和温暖。

教师提问】 请思考并回答:

1.时代楷模马善祥的事迹彰显了什么样的精神?

2.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通过案例导入分析,让学生形象的感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今天为什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将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和总结,最好将学生的回答以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以此为基础进行本节的讲解,澄清认识误区,加深对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理解。

【PPT板书】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也就是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事实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理论知识点1: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历史发展

【PPT板书】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经典论述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

“(党的出版事业)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7]

“(新的苏维埃知识分子)他们和人民有密切联系,其中大多数人都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9]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0]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1]

【教师讲解】

毛泽东提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2]。这一论断强调只有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科学地设定了道德中心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对不同道德进行区分的关键问题,是对道德观念进行区分的试金石。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理想,他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自主的运动”。这一观念在列宁那里得到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表述,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要求,斯大林继承这一观点,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些思想,将其凝练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作为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在实践中强调应该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为什么强调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是应有的题中之意。为此,需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来思考和看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理论知识点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PPT板书】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教师讲解】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换言之,国家社会的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是根本一致、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全体人民既是劳动者、服务者,又是服务的对象即服务的享有者,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一体化”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两种身份角色走向了统一:人人既是服务者,又是服务对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PPT板书】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教师讲解】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能够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发挥作用,依靠灵敏反应的市场信号(即价格的涨跌)引导资源和资本的流向,从而实现资源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的优化配置,促进供求的平衡。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是“逐利”经济,它力求实现市场主体利润的最大化,但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可以同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其发展经济的一种形式。建立在私有制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往往容易将“私利”作为人们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也就导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等思想观念成为人生信条,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只是为自己服务;每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相互利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正如前面所陈述的那样,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性质,这也就意味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生产目的、运行机制和分配方式上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肯定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为了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生活;它不仅应该而且必须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发展,借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实施的分配制度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基于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或经济行为,不能“一切向钱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而应该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其他效益的多元统一。所以,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根本对立的,它植根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之中,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融合的中介要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而言要求为人民服务,这一要求不仅体现在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还体现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中,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利他性、服务性特点,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引导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积极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更好使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所以,为人民服务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要求。

【案例】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14]

在“毒疫苗”事件曝光之前,长春长生一直是疫苗市场的巨头企业。201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长春长生实际控股人高俊芳家族以51亿元资产位列820位。公开资料显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8月18日,是国内狂犬病疫苗第二大企业,也是中国首批自主研发销售流感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企业,是国内少数能够同时生产病毒疫苗和细菌疫苗的企业之一,是中国最早获得许可采用细胞工厂技术生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疫苗企业,是国内疫苗企业产品品类最为丰富的民营企业之一。

2017年11月,长生生物百白破疫苗不合格,公司回应无重大影响。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监局组织调查长生生物的狂犬疫苗造假,责令吉林食药监局收回该企业《药品GMP证书》,并责令狂犬疫苗停产。长春长生因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被立案调查。2018年7月18日,多地疾控部门已暂停使用并就地封存由长春长生生产的狂犬疫苗。

2018年7月20日,吉林省药监局对去年11月份发现的长生生物的百白破疫苗造假事件进行处罚,长春长生因百白破疫苗不合格被罚344万。

2018年7月22日,国家药监局负责人通报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有关情况时表示,现已查明,企业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国家药监局已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国家药监局会同吉林省局已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18年7月23日,长春新区公安分局依据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对长春长生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涉嫌违法犯罪案件迅速立案调查,将主要涉案人员公司董事长和4名公司高管带至公安机关依法审查。

政府回应:

2018年7月22日,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总理在批示中要求,要立刻派出调查组,对所有疫苗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链条进行彻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不论涉及哪些企业、哪些人都坚决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尽早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环境。

习近平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2018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要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切实回应群众关切。习近平强调,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教师提问并组织学生讨论】

给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讨论提出对策进行总结并讲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作为企业,不能只是为了追逐利润,把儿童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和人民的利益当作牟取非法利润的代价;作为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在疫苗生产、使用上需要加大力度;在法治上,应该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企业动真格,处罚上不封顶,重拳出击才能以儆效尤,避免问题疫苗的卷土重来;对于市场主体,自觉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积极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更好使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如果企业唯利是图,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违背服务人民的初衷,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和舍弃,自身的利益也就无法实现。

【PPT板书】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教师提问】

对于下面两种看法,你怎么看?

1.有同学认为,为人民服务太“高大上”了,自己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和为人民服务不沾边。

2.有同学认为为人民服务那是党员干部该做的事,自己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先进分子,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为人民服务离我很远。

【组织学生讨论】

结合提到的两种观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如果学生观点明显分为两派,可以组织一场简单的课堂辩论赛,如果学生的观点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一般会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罗列学生观点,并进行点评。

【教师讲解】

结合同学们讨论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首先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作为一种科学的、高尚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一方面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应该在为人民服务中发挥表率和先锋作用,增强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对于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来说,“不能简单地将为人民服务理解为一种普通的道德要求,而应从信仰的高度来把握,才能真正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灵魂”[15]。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民而言,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种道德要求。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彰显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才能更好地彰显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由于“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16]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在今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残助残也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具有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人,必定会有为他人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会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社会,想到国家,从而能够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使他人能够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得到益处,使社会可以因自己的努力而发生积极改变。只要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尽了心、尽了力、尽了职,他的言行就具有道德价值。

【视频】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焦裕禄的人民情怀》

视频:《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之焦裕禄》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多次泣不成声。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2014年3月,习近平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谈到

习近平曾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于1990年7月15日填写、并在7月16日《福州晚报》上刊登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

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

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

会它千顷澄碧。”

【案例评析】

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从到兰考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理论知识点3: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PPT板书】

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

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这既是由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所决定的,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应该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大学生对人生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青年大学生只有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充分发挥其才智和能力,个人才会受人尊重,其人生价值才会得到真正实现。

2.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本领

为人民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大学期间应该努力学习,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学习资源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结合自身的能力、专业和特长,在实践中长知识,强本领,增才干,做到德才兼备,立志高远,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报国为民的人生价值追求。

3.在实践中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种道德观,也是一种人生观,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也要踊跃组织和参加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树立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努力做到把为人民服务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人民和社会多做好事、多做贡献,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教学小结】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确立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既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基于我国的现实条件决定的。第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这就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劳动对象,也是服务对象。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每个市场主体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他人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的利益。第三,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可以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表现出来。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只要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尽了心、尽了力、尽了职,他的言行就具有道德价值。

【课后思考】

1.观看电影《焦裕禄》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2.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特长,参加一次志愿服务,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的问题,它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A.“为什么人服务” B.“如何实现社会稳定”

C.“用什么宣传道德风尚” D.“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集体主义

3.(    )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集体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当前,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因为(  )。

A.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普世价值的要求

B.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D.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下列属于为人民服务范围的是(  )。

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

B.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

C.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D.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互相帮助

3.下列关于坚持为人民服务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

B.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

C.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D.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