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6: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培养自己创业能力?
针对教材哪部分提出:针对第五章第三节职业道德中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部分。
提问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的理解,使其明确大学期间应如何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
对问题的解析:
2014年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双创”时代。近年来我国在政策上不断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许多地区建有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园,政府有相关投融资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进行扶持,如2017年2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7年5月国务院又召开全国就业创业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促进高校毕业就业和创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提到:“推动双创升级,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说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锻炼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为将来创业做好准备?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3%左右,从学历层次上分析,本科生1%左右,研究生也只有6%,大多数学生创业的公司无法维持独立、长效发展,均以失败告终。世界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10%左右,我国成功率较低的事实反映了大学生创业问题十分严峻。[8]这些情况说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能力是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本领。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业过程中并创造业绩的本领。创业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学习能力、观察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与学生讨论如何理解这些能力?请学生列举事例进一步说明。)学习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和训练获取知识的本领,包括在大学时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也包括学习非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除了书本或纸质资料外,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和知识。随着知识更新加快,创业者需要从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中寻找对自己创业有用的东西,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观察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也是创业者在众多的社会机遇中捕捉到适合自己创业发展时机的本领。这需要创业者随时掌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相关政策,经过自己的梳理和分析,快速找准并利用机遇。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者应具备的六大能力:即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规划与统整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培训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等。还有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锻炼,创业会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可能面临失败,在学校应更多地参与一些竞赛活动,使自己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各类竞赛活动中总是有输有赢,在其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只有主动培养和锻炼自己与创业的相关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