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2:何谓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战略任务...
针对教材哪部分提出:针对第四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提问要达到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国家、民族发展历程中核心价值观所起的作用。
对问题的解析: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共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然会形成涉及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价值观念。其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特定民族、国家生存的内外环境、面对的挑战不同,核心价值观也在传承中发生着变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既要与其传统文化相契合,也要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存在的多元性,决定了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都是复杂多元的,都会呈现出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态势。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社会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使那些消极的、有害的价值观的影响被限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从而能够保障特定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确保特定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个性的传承。所以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这是因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发展进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境界的强大支柱。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说,“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4]。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