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6:在当代中国为何要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提问6:在当代中国为何要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针对教材哪部分提出:针对第三章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提问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从全球视野,以经济和社会政治两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对问题的解析: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各国的发展大致遵循三条道路,即资源型、依附型和创新型。世界上一些国家,人口不多,却资源丰富,靠资源输出即可过上富裕的生活。中东石油输出国普遍如此,比如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储量2 977亿桶(2019年BP统计),位居全球第二。该国90%的经济来自出口石油燃料,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北欧高福利国家挪威面积39万平方公里,它的西部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还有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的北海渔场,人口只有500万。对比看,广东省面积只有挪威的1/2,人口却是挪威的20倍;再看南美洲委内瑞拉,国土面积近9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 100万,已探明石油储量3 009亿桶,位居全球第一。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下来就不多了。所以资源型道路走不通。作为14亿人口大国,我国也不能走小国那种通过为其他大国企业代工的方式来谋求发展的依附型道路。所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唯一选择。要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探索。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推进法治中国进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政府职能调整、建立反腐败长效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健全社会保障系统……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改革的勇气,又需要创新的思维。

【注释】

[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2]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