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融合是教师能力提升的要求

二、数学与生活融合是教师能力提升的要求

(一)数学与生活融合,有利于提升教师数学专业素养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前提,他们的行动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的高低是影响数学教育与生活相融合有效进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在将数学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要熟悉并理解新课标教学指导纲要,树立数学生活化理念,构建整体性的数学与生活融合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挖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同时,数学与生活具有综合化、融合化的趋向,包含了科技与人文的方方面面,教师在将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时,会不自觉地关注生活与科学、自然、技术、社会及人文之间的关系,这就自然打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解局限,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以及跨学科、跨领域拓展,开阔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数学与生活融合,有利于提升教师课程融合能力

在数学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教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要保证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达到一定的效果并保持持续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将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的主动意识,另一方面要求帮助教师拥有使数学教育与生活整合的能力,教师能够寻找到数学教育和生活的契合点,并使二者的融合显得自然,能够产生效果。因此,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良好的数学专业素养,还有利于教师对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在技术层面上获取熟练的整合能力。在将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备课环节根据内容和实际,捕捉生活现象,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明确哪些生活资源和生活素材能够与数学教育融合,以及如何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这些生活素材和生活资源,能够根据自己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身教学特点,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活资源和生活要素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在课程内容组织上,不仅仅将生活实践作为数学教育的附属品,而是采用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组织方式对内容进行融合,在原有学科课程内容中找到恰当的生发点,加以进一步的引申与拓展,使之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原有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学习成为前后衔接的自然过程。因此,数学教育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也是教育课程整合能力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