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和生活融合的必要性
著名的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Christian Klein)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作为数学学科四大部分之一的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用数学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能力。从古时候用结绳记数、刻痕记数开始,到算盘的使用,到计算器的使用,到大型计算机的问世,直至今天微机、手机的广泛使用,无不说明了创新的价值。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这主要体现在解题策略多样化上。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那么不但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还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数与代数这一基础部分正是搭建这种思维的桥梁。它不仅能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利用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含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含着运动、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用数学、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