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流程图和表格
(一)医院环境风险等级与清洁卫生质量等级要求
医院环境风险等级与清洁卫生质量等级要求的具体内容见表3-3。
表3-3 医院环境风险等级与清洁卫生质量等级要求(1)(2)
注:(1)环境表面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2)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后,立即实施清洁与消毒。
(二)×××乡(镇)卫生院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要求
×××乡(镇)卫生院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要求的具体内容见表3-4。
表3-4 ×××乡(镇)卫生院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要求(1)(2)
注:(1)“++”表示应使用N95口罩,“+”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以使用或按该区域的防护要求使用,“-”表示可以不使用。
(2)处理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制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用品。
(三)×××乡(镇)卫生院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
×××乡(镇)卫生院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具体内容见表3-5。
表3-5 ×××乡(镇)卫生院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1)
注:(1)消毒液种类、浓度选择参考本章“表3-8环境表面常用消毒剂”的相关内容。
(2)地点记录具体的房间、区域或床单元。
(四)×××乡(镇)卫生院消毒液配制使用记录表
×××乡(镇)卫生院消毒液配制使用记录表具体内容见表3-6。
表3-6 ×××乡(镇)卫生院消毒液配制使用记录表
注:(1)A-日常消毒,B-污点处置,C-强化消毒。
(五)×××乡(镇)卫生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检查记录表
×××乡(镇)卫生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检查记录表具体内容见表3-7。
表3-7 ×××乡(镇)卫生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质量检查记录表
注:(1)A-目测法,B-荧光标记法,C-ATP法。
(六)×××乡(镇)卫生院日常清洁与消毒流程图
×××乡(镇)卫生院日常清洁与消毒流程图如图3-1所示。
图3-1 ×××乡(镇)卫生院日常清洁与消毒流程图
注:(1)清洁用具分区使用,一床单元一布巾,一病区一地巾;采用颜色标记,污染区采用红色,卫生间采用黄色,潜在污染区采用桔色,清洁区采用绿色。
(2)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以清水为主,不使用任何消毒剂。
(七)×××乡(镇)卫生院强化清洁与消毒流程图
×××乡(镇)卫生院强化清洁与消毒流程图如图3-2所示。
图3-2 ×××乡(镇)卫生院强化清洁与消毒流程图(1)(2)
注:(1)当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或发生特殊感染时,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2)清洁消毒应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八)×××乡(镇)卫生院污点清洁与消毒流程图
×××乡(镇)卫生院污点清洁与消毒流程图如图3-3所示。
图3-3 ×××乡(镇)卫生院污点清洁与消毒流程图(1)
注:(1)环境表面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立即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九)×××乡(镇)卫生院终末清洁与消毒流程图
×××乡(镇)卫生院终末清洁与消毒流程图如图3-4所示。
图3-4 ×××乡(镇)卫生院终末清洁与消毒流程图
注:(1)清洁顺序应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十)×××乡(镇)卫生院清洁用具重复使用与处置流程图
×××乡(镇)卫生院清洁用具重复使用与处置流程图如图3-5所示。
图3-5 ×××乡(镇)卫生院清洁用具重复使用与处置流程图(1)
注:(1)建议集中清洗消毒。
(十一)×××乡(镇)卫生院消毒液配制流程图
×××乡(镇)卫生院消毒液配制流程图如图3-6所示。
图3-6 ×××乡(镇)卫生院消毒液配制流程图
注:(1)以配制有效氯消毒剂为例。
①配制250mg/L有效氯消毒剂1000mL:
片剂(每片含有效氯500mg)1000mL水+1/2片
水剂(5%)995mL水+5mL消毒剂
②配制500mg/L有效氯消毒剂1000m L:
片剂(每片含有效氯500mg)1000m L水+1片
水剂(5%)990ml水+10m L消毒剂
③配制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1000m L:
片剂(每片含有效氯500mg)1000m L水+2片
水剂(5%)980mL水+20m L消毒剂
(2)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十二)环境表面常用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
环境表面常用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见表3-8。
表3-8 环境表面常用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
(邓小华、肖雪琴、安寒、周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