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制度和措施

三、相关制度和措施

(一)×××乡(镇)卫生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多重耐药菌管理小组,多重耐药菌管理小组可以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小组合并,由医务、护理药学医院感染管理、检验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管理小组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指南;学习微生物基础知识,多重耐药菌相关专业知识。

(3)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二)×××乡(镇)卫生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1.多重耐药菌监测

(1)与上级医院微生物室合作,开展多重耐药菌检测。

(2)正确采集和保存病原微生物标本,尽量在2小时内送标本到上级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

(3)临床医生及时咨询微生物检验人员,正确分析微生物检验报告,判定多重耐药菌。纳入监测的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目标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s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等。

(4)询问上级医院转回的患者是否携带多重耐药菌菌株。

2.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措施

(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单间隔离,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管床护士在患者床旁挂接触隔离标识。

(2)患者诊疗用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速干手消毒剂、手套、隔离衣等用品放在床头柜上个人使用,患者出院后诊疗用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耗材尽量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

(4)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双层医疗废物袋包装。

(5)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布擦拭3次;仪器、设备用75%乙醇或消毒湿巾擦拭3次;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消毒3次。

(6)患者出院后进行病区及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

(7)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后,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8)接触血液、体液等分泌物时戴手套。

(9)限制探视时间(不超过20分钟)和探视人数(1人),并对家属做好消毒隔离宣传和教育

3.多重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根据微生物检验报告,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请上级医生或上级医院专家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4.多重耐药菌感染解除隔离时间

(1)感染治愈或好转。

(2)病原微生物标本连续培养2次,未分离到多重耐药菌,每次间隔1周以上。

(三)×××乡(镇)卫生院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

1.血液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2)血标本送检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或同时具备以下几种临床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①发热(≥38℃)或低温(≤36℃);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

(3)标本采集容器:由签订病原微生物检验合同单位提供与血培养仪配套血培养瓶。

(4)标本采集方法: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是血培养的关键问题,采血前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是十分重要的,如皮肤消毒和血培养瓶消毒,抽取血液后,不要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如果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应先将标本接种到厌氧瓶中,然后再注入需氧瓶中,严格防止将空气注入厌氧瓶中。

(5)采血量:①成人:推荐每个血培养瓶加的血量为5m L~10m L,血液和肉汤比为1∶5~10(体积∶体积);②儿童:因很难获得大量的血液,一般静脉采血1m L~5m L用于血培养。

2.痰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2)标本送检指征:①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血性、铁锈色或红棕色胶胨样痰;②咯血;③呼吸困难;④发热;⑤胸痛。

(3)标本采集容器:一次性无菌留痰盒。

(4)标本采集方法:①自然咳痰法,咳痰前,先用清水或漱口液反复漱口(为减少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标本),然后用力自气管中咳出第一口痰于无菌容器内;②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45℃10%NaCl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③对咳痰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使其咳嗽。

(5)标本采集注意事项:①采集时间,以晨痰为好。多数患者清晨痰较多,易于采集。且清晨痰含有的病理成分较多,会增加培养的阳性率。②最好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3.尿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2)标本送检指征:①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②肉眼脓尿或血尿;③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④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⑤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⑥膀胱排空功能受损;⑦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3)标本采集容器:无菌试管或无菌尿液标本留取容器。

(4)标本的采集方法:①清洁中段尿标本,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清洗会阴部,女性应用手分开大阴唇,男性应翻上包皮,仔细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开始排尿,将前段尿排去,插入性接取中段尿约10m L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于1小时内接种。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但很容易受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由医护人员采集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患者正确留取。②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穿入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痛苦,患者难以接受。其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尿标本的采集。③直接导尿:按常规方法对会阴部进行清洗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该方法可减少尿液标本的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的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④小儿收集包:对于无控制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收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查。⑤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利用留置导尿管采集标本时,应先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不能从收集袋中采集尿液。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应在更换新尿管时留取尿标本。

4.大便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2)标本送检指征:①急性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腹痛,里急后重,往往伴有发热,大便性状为粘液便或脓血便;②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多为稀便,伴有全身乏力等症状;③无痛性大量水样便或米泔样稀便;④先吐后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集体发病史;⑤抗生素治疗后腹泻,常发生于长期抗生素治疗后,糊状便,排便次数增加;⑥高热惊厥,多见于婴幼儿和小儿。

(3)标本的采集容器:一次性无菌便盒。

(4)标本的采集方法:①自然排便采集法,自然排便后,调取有脓血粘液部位的粪便2g~3g,液状粪便取絮状物盛于无菌的容器内或置于保存液、增菌液中送检;②直肠拭子法,对不易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的患者及幼儿等,可采用直肠拭子方法采集,取出后置于灭菌容器内送检。

5.脓汁和创伤部位分泌物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2)标本送检指征:①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特征。但因病程迟早、病变范围、位置深浅不同,五个症状不一定全部表现。病变范围小或位置较深时,局部症状可不明显。②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感染较重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移。全身性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3)标本采集容器:无菌试管或无菌拭子。

(4)标本的采集方法:①开放性感染和已溃破的化脓灶,先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表面的污染菌,用灭菌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的分泌物。注意尽量取化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脓汁,因为脓汁中心的细菌大部分已死亡,交接处的活菌较多,会提高阳性率。对于慢性感染,因污染严重,很难分离到致病菌,可取感染部位下的组织,研磨成组织匀浆接种于培养基。②闭锁性脓肿:一般采用穿刺或手术引流的方法,采集前先用2.5%~3%碘酊和75%乙醇消毒周围皮肤。

6.生殖道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2)标本送检指征:①皮肤黏膜损害,原发损害可有斑疹、丘疹、结节、水疱、囊肿、糜烂、溃疡等。继发损害由原发损害演变而来,有萎缩或斑痕等,患者可出现疼痛或瘙痒症状。②全身症状,多数无全身症状。偶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③男性生殖系统表现,尿痛、尿频、尿急、尿道分泌物增多、会阴部疼痛及阴囊疼痛、性功能障碍、泌尿生殖器畸形和缺损。④女性生殖系统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性状异常、尿道口瘙痒及脓性分泌物流出、下腹疼痛、月经失调、阴道出血、外阴瘙痒、外阴或阴道疼痛、性功能障碍。

(3)标本采集容器:无菌试管、男性藻酸钙拭子、女性藻酸钙拭子。

(4)标本的采集方法:①尿道分泌物,男性,清洗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或棉球擦拭,采取从尿道口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无菌男性拭子插入尿道内2厘米~4厘米取出分泌物。如无脓液溢出,可从阴茎的腹面向龟头方向按摩,促使分泌物溢出。女性,清洗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或棉球擦拭,然后从阴道内压迫尿道或向前按摩,使分泌物溢出。无肉眼可见的脓液,可用灭菌拭子轻轻深入前尿道内,旋转拭子,采集标本。②阴道分泌物,用窥阴器扩张阴道,用无菌女性拭子采取阴道口内4厘米内侧壁或后穹隆处分泌物培养或涂片镜检。③宫颈分泌物,用窥阴器扩张阴道,先用无菌棉球擦取宫颈口分泌物;用无菌女性拭子插入宫颈管2厘米采取分泌物,转动并停留10秒~20秒,让拭子充分吸附分泌物,或用去针头的注射器吸取分泌物,置于灭菌试管内送检。④宫颈内容物,羊膜腔感染时可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或经子宫颈插管抽取羊水进行病原体检测。⑤前列腺按摩液,用前列腺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⑥精液,受检者应在5天以上未排精,清洗尿道口,采用手淫法或体外排精法,射精于灭菌容器内送检。⑦溃疡分泌物,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用灭菌棉拭子取其边缘或其基底部的分泌物,置于灭菌试管内送检。⑧组织标本,将组织研磨成细菌匀浆接种于液体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