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制度和措施

三、相关制度和措施

(一)×××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布局、设施、设备要求

1.布局要求

消毒供应室应设去污间、检查包装灭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面积大小适合工作需求,建筑布局流程由污到洁。

2.设施、设备要求

(1)去污间设施、设备:水处理机、清洗池、清洗消毒机、高压水枪、各种型号清洗刷、酶清洗剂、除锈剂、润滑剂、干燥设备(干燥箱、高压气枪、干燥巾)等。

(2)检查包装灭菌间设施、设备:检查包装台、物品柜、放大镜、灭菌包装材料、化学指示标签、化学指示卡、标识标签、双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或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3)无菌物品存放间设施、设备:无菌物品存放柜、空气消毒机、空调、温湿度计等。

(二)×××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人员职责

(1)消毒供应室在护理部指导下工作,设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或组长1名,工作人员至少1名。

(2)工作人员须参加消毒供应专业培训班或上级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3)掌握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4)掌握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

(5)掌握职业防护原则和方法。

(三)×××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方法

1.回收与分类

使用者应在使用后及时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根据需要做保湿处理,并置于封闭容器中,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回收处理。回收时,临床科室人员应与消毒供应室回收人员做好交接登记,详细记录回收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名称、数量、回收科室、交接日期等并签字。回收后应在消毒供应室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清洗、消毒与干燥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清洗操作及注意事项具体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10.3—2016)(简称“两规一标”)的相关规定;清洗后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首选机械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干燥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处理,并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不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压力气枪或95%以上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3.器械检查、保养与包装

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检查清洗质量,对清洗合格器械、物品进行包装。

4.灭菌

耐热、耐湿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操作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5.储存与发放

(1)储存。

①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

②无菌物品存放区应由专人管理,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规范洗手,按要求着装。

③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求室内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距离墙≥5cm,距天花板≥50cm。

④无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要求:a.使用普通棉布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4天;未达到规定的环境(温度、湿度)标准时,有效期不应超过7天。b.使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30天。c.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80天。d.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80天。e.使用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80天。

(2)发放。

①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②严格执行物品发放查对制度,即三查:物品存放时查、发放时查、发放后查;六对:对物品名、对灭菌有效期、对无菌标志、对标签名、对数量、对科室。

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使用专用无菌物品运送箱,通过清洁通道,按约定时间发放无菌物品。发放时,双方核对无菌包数量,查对无菌包灭菌标识是否合格及封包是否完整、清洁,在无菌物品发放记录上签字。

④下送下收车、器械转运车/箱清污分开,专车专用,保持密闭,一用一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