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制度与措施
(一)×××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活动及场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当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医疗机构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岗位培训。
(2)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操作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
(3)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指导中医相关科室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制定中医操作类包括针刺、微创、刮痧、拔罐、敷熨熏浴、灌肠、灸类和推拿等技术相关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4)定期督查中医操作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持续改进。
(二)×××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活动及场所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要求
(1)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中医操作类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操作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
(2)医务人员有明显皮肤感染、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腹泻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在治愈前不应参与诊疗工作。
(3)严格管理参观人员,微创手术参观人员应戴帽子、口罩,人数不超过5人。
(4)医务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清洁,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口罩。
(5)患者施治部位存在皮肤创伤、溃疡、感染及出血倾向等,不宜进行微创类、刮痧类、敷熨熏浴类诊疗;灌肠治疗前、治疗结束排便后,建议沐浴或进行肛周局部清洁。
(6)空气通风与消毒、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织物的清洗与消毒、手卫生、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等其他管理要求参见其他章节相关内容。
(7)诊疗环境的要求。
①中医微创治疗室环境要求:a.微创治疗室设置在门诊手术室内的医疗机构应符合门诊手术室管理要求。b.未设置门诊手术室的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微创治疗室,不应与换药室等其他治疗室共用,面积应与诊疗活动相适宜,应划分无菌准备区、治疗区,区域之间要有实际隔断,非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或穿行于无菌准备区。c.无菌准备区应配置手卫生设施及用品、更衣柜、帽子、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等。治疗区有诊疗床、治疗车、无菌物品存放柜等。
②中医灌肠类技术诊疗环境要求:a.灌肠治疗室应独立设置,不应与换药室等共用,面积应与诊疗活动相适宜,应有地面排水口,方便地面清洁卫生工作,应划分准备区及操作区,应配备卫生间或设置临近卫生间方便患者。b.准备区应配置手卫生设施及用品、更衣柜、帽子、口罩、医用一次性手套、隔离衣和防水隔离衣、水靴、橡胶手套等。治疗区有诊疗床、治疗车、无菌物品存放柜等。
(安寒、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