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制度和措施
(一)××医院肺结核职业防护制度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职业暴露感染肺结核,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指南》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行政管理措施
(1)制定医院结核病预防与控制计划和方案,做好风险评估,识别处于不同风险的医务人员以及对设备进行风险分类等。
(2)为医务人员提供足够合格的防护用品。对医务人员进行结核防控知识培训,包括结核病诊断、治疗、隔离与防护知识,涉及标准预防与经空气传播预防、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与佩戴,呼吸道卫生、手卫生及通风等相关内容。
(3)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监测与治疗,做好预检分诊和患者病情评估分流,防止或减少传染性结核病患者的延误诊断和漏诊。为疑似感染肺结核患者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及时引导患者至结核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就诊。若病情不允许转运,则就地单间隔离治疗,隔离病室应通风良好。医务人员尽量避免进入隔离病房和进行产生气溶胶的相关操作如气管插管及相关操作、心肺复苏、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尸检以及采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等)的操作等。转运时,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具体参考本章第一节“隔离和预防技术”的相关内容。
(4)做好患者隔离与就诊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注意咳嗽礼仪和呼吸道卫生,包括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盖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
(5)诊治患者的门(急)诊、病区或辅助诊室应尽量缩短结核患者在医院进行各项检查的时间,以减少其在非隔离区域的逗留。
2.环境控制措施
(1)通风、定时换气,降低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从而降低暴露风险。加强通风换气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传播的有效手段,首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2)紫外线照射消毒,有效清除空气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3)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细菌浓度和减少扩散等。
空气净化与消毒应遵循《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的相关规定,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相关规定,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应遵循“两规一标”及相关标准的规定,患者转出、出院或死亡后,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进行终末消毒。清洗、消毒产品应合法、有效。患者死亡后,应使用防渗漏的尸体袋双层装放,必要时应消毒尸袋表面,并尽快火化。患者诊疗过程所产生的所有废物均按医疗废物处理。
3.个人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应掌握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防控知识,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与流程,做好个人防护。
(2)医务人员应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选用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具体内容参考本章第一节内容。
(3)使用后的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置;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后再用。
(4)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结核标本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及手套,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穿防护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工作人员应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接受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