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制度和措施

三、相关制度和措施

(一)×××乡(镇)卫生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定期参加本单位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等相关知识培训。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医院感染相关规范要求,执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和措施。

(2)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前应摘除手及手腕部饰物,修剪指甲,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或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等。诊疗过程中遇有口罩变湿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防护面罩污染时应进行表面清洁消毒。

(3)诊治每位患者间和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手套,并注意手卫生,手术等侵入性操作时应戴医用无菌手套,其他口腔诊疗操作可选用医用清洁手套。

(4)口腔科建筑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分为诊疗区(诊室、放射检查室等)、器械处理区、医疗辅助区(压缩空气设备区、负压吸引设备区、医疗废物暂存区)、候诊区、工作人员办公区及生活区域等。

①诊室、放射检查室、器械处理区、压缩空气设备区、候诊区应独立设置。

②大诊室每台牙椅使用面积不少于2.8×3.0平方米,两椅间距应不小于1.80米,椅中心距墙应不小于1.2米。

③诊室内应设置手卫生设施,包括水池、流动水、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皂)液、干手设施、洗手图、垃圾桶等。诊室内应根据牙科综合治疗台的多少配备洗手设施,至少每两台牙科综合治疗台配备1个洗手设施。洗手设施宜安放在医务人员操作后侧或右侧。

(二)×××乡(镇)卫生院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口腔科可采取自然通风或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机等空气消毒设备对空气消毒,每天开诊前及工作结束后各进行空气消毒1次。

(2)环境清洁:诊室综合治疗椅表面、工作台面、无影灯扶手、门把手、窗台、地面等每天工作前用清水擦拭;工作结束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当环境遇明显污染时,则随时进行消毒处理,以保持室内清洁。每周诊室进行1次彻底清洁消毒;对一些容易污染、难以消毒的器械或设备表面,如灯柄、椅位开关、头托、手机等采用一次性塑料膜覆盖,治疗完成后将覆膜去除,减少污染。

(3)擦拭布巾、拖布使用后消毒、悬挂、晾干;痰盂随时冲洗保持清洁,诊疗结束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清洗消毒;吸唾过滤装置在治疗结束后立即冲洗,根据使用频率定期清洗,弱吸使用频繁,2天~3天清洗一次,使用不频繁可1周~2周清洗一次;强吸每月清洗一次。

(4)准备诊疗用品和材料时应检查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是否被污染、名称是否相符等,并确认其处于安全有效状态。

(5)储存场所和储存柜、车应保持整洁、干燥;器械、材料、物品、外用药品应分类放置,标识清楚。

(6)存放柜、箱、车、抽屉及容器应定期检查,每周清洁、消毒;过期或污染的诊疗用品应按要求更换。

(7)无包装的诊疗用品、材料不宜暴露放置于诊室内。

(8)诊疗前牙科综合治疗台工作台面不宜放置与本次治疗无关的诊疗用品和材料。

(9)接受口腔侵入性诊疗操作和免疫缺陷等高危患者接受诊疗操作前宜给予口腔预清洁。

(10)每日工作开始前宜对牙科综合治疗台管线冲洗2分钟~3分钟,每日治疗结束后应将独立储水罐中水(包括水管线水)排空。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踩脚闸冲洗牙科综合治疗台水管线至少20秒~30秒。

(11)进入患者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2)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灭菌。

(13)接触患者完整黏膜、皮肤的器械(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消毒。

(14)凡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三)×××乡(镇)卫生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1)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具体的监测方法和监测要求符合“两规一标”要求。

(2)使用中化学消毒剂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浓度监测: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监测或使用前监测。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结果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的要求。

(3)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包括医务人员手、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结果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的要求。

(四)×××乡(镇)卫生院技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临床返修的矫治器、修复体等送技工室前应进行清洁消毒,并注明已消毒。

(2)接触污染修复体的器械、制作工具等应在每位患者间进行清洁和消毒。

(3)临床中使用的抛光砂、抛光布轮等应在每位患者间进行更换,并每日对抛光机进行清洁。

(4)印模从患者口中取出后应立刻使用流动水进行清洗,去除可见的唾液、血液和其他碎屑,并按材料性质选择相应的消毒方法,如戊二醛、次氯酸钠、碘伏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浸泡和喷涂法。石膏模型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后送技工室。

(5)脱模后的印模托盘至少达到高水平消毒。

(五)×××乡(镇)卫生院口腔放射检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患者接触频繁的放射仪器表面应每日进行清洁。

(2)接触患者口腔内投照和处理污染放射胶片套时应戴手套,每位患者间应更换手套后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3)口腔内照射用的齿片夹、平行投照定位夹、曲面体层咬合杆等使用后应进行清洁消毒。

(4)数字牙片放射照相用传感器或影像板应在每位患者照射前使用一次性隔离屏障进行覆盖,取下覆盖后应进行清洁。

(5)口腔放射设备操作控制面板及曝光控制按钮应在每位患者使用后更换一次性隔离膜或对其进行表面清洁消毒。

(6)接触口腔黏膜的其他高科技口腔放射设备及计算机组件等,遵循生产商提供的清洁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