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堂文集 卷一》简介
《张西堂文集 卷一》这本书是由.张西堂 著 张铭洽编创作的,《张西堂文集 卷一》共有90章节
1
出版前言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长期居于主流地位,影响深远。作为儒家学术思想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儒家经典著作,数千年来传习不绝,自西...
2
目录
目 录 出版前言 经学史纲(上) 第一篇 引论 第一章 经名数及其次第 第一节 经名的起源 第二节 经名起源的时代 第三节 经名起源的缘由 第四节 经名所含之意...
3
经学史纲(上)
...
4
第一篇 引论
...
5
第一章 经名数及其次第
...
6
第一节 经名的起源
现在我们研究的群经,无疑的它是儒家流传下来的典籍,但是这些典籍为什么叫作“经”?“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的起源究竟在何时?中国经学的研究虽说有过两千余年的历史...
7
第二节 经名起源的时代
自来以为六经之名始见于《庄子·天运》篇,但是庄子书中说六经的还有两处:1.《天道》篇: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2.《天下》篇:...
8
第三节 经名起源的缘由
上面我们推证经名起源的时代是当以《墨经》为最早,就它的时代而论,那已不是书籍初起之时,因为在《墨经》以前,有《诗》、《书》的存在,如若经名果是“冯傅竹木”而起,...
9
第四节 经名所含之意义
在《说文》上,“经”的本义虽说是“织,从丝也”,但在墨子以前,在东周以前,经的引申之义早就有了。这在《诗》、《书》、《易》、《孟子》和金文中都有许多的证明。《诗...
10
第二章 经数的确定
王应麟《困学纪闻》说:“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篇。以《礼》、《乐》、《诗》、《书》、《易》、《春秋》为六艺,始见于太史公《滑稽列传》。或云七经,或以六经六纬为...
11
第三章 群经的次第
群经次第的排列,在经学史上本是不甚重要的,最初只是以习惯的称述为次第,而后则以有意义的排列为次第。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才提出,在西汉前无以《易》、《书》、《诗...
12
第一节 刘歆以前各家言群经之次第
1.《论语·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论语·述而》篇:“《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3.《礼记·王制》篇:“顺先王《诗...
13
第二节 刘歆及其后各家言群经之次第
到了刘歆的时候,因为他负责校经传诸子诗书,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才不得不按他们所见到的著述时代的早晚而对于六经的次第重新加以排列。而发生以《易》、《书》、...
14
第二篇 经的起源与编订
...
15
第一章 六经与周公孔子
六经的配合,在荀子之时,还没有成立,这在《荀子》本书上是有确切的证明的。《诗》多半是古代民间的歌谣,后来由宫廷或贵族的乐师采集来加工变为乐歌;《书》是多半来自古...
16
第二章 《诗》的起源与编订
...
17
第一节 《诗》的起源
在古代社会之中,在原始民族之中,歌谣与舞蹈,都是极盛的。我们从现在的《诗三百篇》看来,如:1.《邶风·简兮》的“公庭万舞”,“左手执龠”;2.《王风·君子阳阳》...
18
第二节 《诗》的采集
关于《诗》的采集,据古籍所记载的,约有八说之多,而且这八说中,所记采《诗》的人物与时间及其方法,都不大相同的。现在且先将这八说列举如下: 1.《礼记·王制》:“...
19
第三节 《诗》的删定
《诗》的采集依现在的推证,是由当时的乐师搜集的。大概在孔子时只有诗三百篇,这却是可信的。《史记·孔子世家》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
20
第四节 《诗》的时代
现存《诗》三百篇,依《毛诗传序》及《郑诗谱》是上起太甲(《商颂·那》篇),下终陈灵(《陈风·株林》),但是此说殊不可信。《汉志》上说孔子纯取周诗,三家诗是无以《...
21
第三章 《书》的起源与编订
...
22
第一节 《书》的起源
关于《书》的起源,在古籍中约有两说: 1.《汉书·艺文志》“《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迄于秦,凡百篇而...
23
第二节 《书》之名义
《书》的起源,既由于史,《书》的名义,由《顾命》的“太史秉书”以及楚王编钟的“其书其言,自作铃钟”(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一《钟》)看来,虽本不是专指《尚...
24
第三节 《书》之编定
《史记·孔子世家》、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班固《汉书·艺文志》都以为《尚书》是孔子删定的,于是《书纬·璇玑钤》上更以为“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今秦穆...
25
第四节 《书》之时代
就现存《尚书》廿八篇看来,除掉周书的《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
26
第四章 《礼》之起源与编订
...
27
第一节 《礼》之起源
旧来传说总以为是周公制礼作乐,其实据现在比较可信的《仪礼》看来,许多礼节都是由古代民俗的遗习自然产生出来的,后来儒家的理论如《荀子·礼论》所云:“人生而有欲,欲...
28
第二节 《仪礼》编定之时代
《仪礼》旧来认为周公所作,而其实则出于战国末年,其各篇之记有杂有古文说的,论其时代更晚些。怀疑《仪礼》的人则自宋之乐史,《经义考》卷一百三十引章如愚曰:(案:疑...
29
第三节 《周官》著述的年代
在贾公彦的《周礼注疏序·周礼废兴》上说:“《周礼》后出者,以其始皇特恶之故也。是以《马融传》(按:实为马融《周官传》)云:‘秦自孝公以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
30
第四节 《礼记》纂辑的年代
关于大小《戴记》的纂辑,在《汉书·艺文志》中并无明文。《汉书·艺文志》礼家之中虽著录有“记百三十一篇”,自注为七十子后学所记,实未注明其为戴德或戴圣所纂辑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