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组织的变革,1894—1930年
2025年09月26日
第七章 技术和组织的变革,1894—1930年
到19、20世纪之交,富荣盐场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尽管地处偏远的内地,但它所缴纳的盐税却是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而盐场也成为了当地和跨省商人的一个重要投资目标。尽管改革盐课强加给了富荣食盐生产商种种税费,但对于那些拥有资本和专门知识并鼓足勇气进入这一多变产业的人来说,生产和营销食盐仍旧蕴涵着巨大的利润。1890年代初,自贡四大家族如日中天,从他们和不及他们兴盛的同行盐井中所发展出的商业技能,是近代早期中国专业经营一体化潜能的一个例证。自贡在经济上的地位极为重要,它在清王朝覆亡之后,成为数十个四川及跨省军阀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然而,在数十年内,经历了一个世纪所形成的经济制度行将崩溃。新中国的拥护者们透过城市瓦砾回头望去,鲜能看到这里曾存在过什么组织。
王余杞是王三畏堂创立人的第四代传人,他在1940年代的一部小说中, (1) 对自己家族急剧衰落的描述,与大多数中国史学家所说基本相同。家族内讧、封建思想、政府残暴统治,造成了王家的败落,正如同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的败落一样。事实上,就此问题而论,王家等家族乃至中国,并不是像人们重新解释的那样衰败下去的。这种重新解释的着眼点,只是含混地归因于封建思想和贪婪。对于自贡而言,生产技术的变革,以及一直很不发达的金融部门,为它带来了特有的发展机遇。政治先是在清朝的灭亡接着是在新制度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商业和国家借这些制度为控制自贡的生产而斗争着。最后,战争也发挥起着作用,首先是在日益分裂的四川,将自贡视作“提款机”,接着是战争切断了盐场与市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曾是在太平天国起义的黑暗岁月中盐场起飞的根基。下面我们转向对上述因素和自贡商人迎接这些挑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