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仄子井与盐井生产力的提高

大仄子井与盐井生产力的提高

盐岩层的发现,大仄子井的发展,机械化汲卤的引入和改进,这为内森·罗林贝格所说的技术相互依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技术相互依存是指一种技术的进步经常引发生产中多个环节的进步。 (66) 一眼盐井的卤水产量与溶解开采技术的引入没有了关系。现在对于产量的仅有限制,是注入盐井的淡水量、卤水咸度、卤筒的容积和每天提升卤筒的次数。几乎所有的早期盐岩井的直径都很小,为2.8—3.2英寸,因为它们是在更早的黑卤井和黄卤井的井筒基础之上淘办的。井口直径完全由建造提升盐卤所用卤筒的竹子的宽度决定。只要天车的动力来源还是牛、骡,那么使用更宽、更重的卤筒就行不通。

蒸汽锅炉所增加的汲卤动力,鼓励了一些投资者试验凿锉开口达3.6英寸的盐井。然而,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有限。1917年至1918年间,张筱坡加入了当地一群投资者,在杨家冲凿锉一眼新的盐岩井。 (67) 泽厚井似乎是目前已知第一眼大仄子井,开口达4.8英寸。 (68) 泽厚井这一大于过去的宽度的价值在于,否定了以前认为更宽和更大的卤筒不适用富荣盐场的怀疑论调。几乎与此同时,张筱坡的大仄子井成为了试验新的更大马力锅炉的催化剂。气缸的尺寸和马力有了提高,气缸加大、加厚,牙轮齿数比例也得以改变,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增加引擎马力和天车的提升能力。 (69) 面对更大的提升能力,人们引进了钢丝绳,这一新商品的销路为有事业心的新来者提供了进入盐业的额外机会。 (70)

随着机车和汲卤设备的改进,盐井全套汲卤装备的成本,很快超过了凿井的成本。牛集成在1919—1921年间开凿江流井,设备、廊厂及开凿的总成本超过35000两,其中仅有15000两用于凿井。 (71) 同时,允许使用更大卤筒的大仄子井筒与250马力锅炉驱动的引擎相结合,引发了盐卤生产的革命。江流井1922年投产时,月产卤水14000—15000担,而机械化最初年份月产为2000—3000担。像这样的例子,引发了对于大仄子井和卧炉机车的广泛投资。

与此同时,成立了新的公司,从汉阳和上海的工厂引入经过改进的汲卤技术。1919年,此前一直为正谊厂做事的杨笃行,组建了一个主要由重庆商人组成的新的合伙。这个谦诚公司投资上海包纯富厂,这是他们机车的主要供应商,并且也购置了17台卧炉机车,在自贡销售。 (72) 周恒顺公司也开始将新的机车运至自流井,主要供应大坟堡的老主顾。颜心畬和李敬才等个体盐井开发商,也开始直接从汉阳和上海的工厂购置机车。杨笃行记述说,到1920年代,大多数自流井使用的老式机车卖给了贡井盐场生产能力较低的盐井,最终它们也被大马力的卧炉机车所取代。一些在大坟堡最早使用的锅炉,卖给了五通桥的盐井和威远县的一些煤矿。 (73)

投资大仄子井的许多人也是以前推广机械化汲卤的。范容光、王和甫、颜心畬、王问陶和熊佐周都早在1910年代中期就投资蒸汽锅炉。在人们所知道的另一些人中,黄植青是盐商,他也投资当铺生意,黄纯武来自竹商世家,张少标是裕商银行的经理,李云湘是强势的李氏家族一支的后人。除李云湘外,所有这些人都是在20世纪致富的,大部分是由于参与了盐场早期蒸汽动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