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50年

导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50年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欧洲问世。以这个文献为标志,一个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派别的思想体系诞生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思想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因此,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争论便成为近150年来世界思想发展史上最为复杂的景观。

20世纪末,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马克思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解毒剂”受到了普遍的怀疑。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卷土重来也并没有给那些决然背弃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真正的繁荣与福祉。在这一背景中,“重温《共产党宣言》”与“回到马克思”便在更为现实的层次上成为一种理论运动,引导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求。

当然,今天重提“回到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的口号,并不是要标新立异地用几个新的范畴替代已有的范畴,用一个新的结构去替代已有的结构,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体系来,以达到取悦当世的目的。事实上,当前理论运动所反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胜利与挫折、发展与停滞、碰撞与较量之后所面临的深层要求:理论不能长久地满足于已经作出的个别结论,它必定要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固然可以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但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左右历史的发展。与其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原因,倒不如说它是后者的产物。因此,我们必须经常提出并回答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于当代?什么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回答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必须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经典作家论证的东西和由经典作家开始的150年来的理论运动和实践成果,凸现历史的教训和经验,从而恢复被排除在各种传统的和流行的偏见之外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真面目。

本书作为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试图以新的形式来完成上述立意。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也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长期探索的一个呈现,其中许多重大成果,孙伯、张一兵等先生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过。在这里,我们基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一种新的形式来重新阐述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表明:马克思主义并非仅仅是“哲学史”中的一种学说,而是一种直接面对当今社会历史条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这一意义上,“走进马克思”即是立足当代问题而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