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第四节 实践: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如何走出直观唯物主义的理论误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实践的观点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实践成为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点。因此,如何科学地理解实践概念,就成为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前提。但这些年来,关于实践概念的讨论出现了两种倾向:一些学者把这个概念人本化,将马克思的思想纳入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逻辑框架中;也有些学者把这个概念实体化,成为旧唯物主义在新的理论层面的运演。这就需要对实践概念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

实践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出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实践指的是伦理实践,这个概念后来在解释学中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实际上赫斯的实践人道主义也是在伦理意义上来理解实践概念的。青年马克思虽然也曾在康德实践理性的立场上使用过实践概念,但经过1845年的哲学革命之后,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已经不再具有伦理意义,而是指称作为社会生活之本质规定的人类的感性物质实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才成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